美国之音中文网 ▪ Chinese自1942年以来一直是您可靠的新闻和信息来源

05 日 5月 2009 年

今日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以45种语言向全球提供多媒体广播
美国媒体评中国

以下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5月5日)
洛杉矶时报星期二发表兰迪.波洛克的文章,题目是“中国作茧自缚”。波洛克曾经是美国南卡洛莱纳大学讲师,现在在中国从事传播和管理咨询。波洛克的文章说,中国教育强调数学和科学,无疑促成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但中国缺乏创造性思维可能让中国不能获得创新优势......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4月30日)
以下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华尔街日报日前发表上海标准渣打银行中国研究部主任格林、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迭戈分校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主任舍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经济学家张斌的文章,题目是“中国所需要的刺激---改革经济促进消费。”......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4月28日)
华尔街日报亚洲版星期一发表一篇未署名的评论,对中国新颁布的邮政法提出批评。评论说,世界各国的邮政系统都以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而闻名,既浪费公款,又抗拒改革。美国的邮政总局就是一个好例。而中国的邮政系统也没有什么两样。中国国务院日前错失了一个好机会来放开中国邮政系统,使其面临竞争......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4月27日)
华尔街日报发表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的文章,题目是:“加强美中贸易-现在不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时候”。陈德铭的文章说,经济关系历来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自从两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以来,两国贸易额增长强劲。今天,美国和中国双方彼此是对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4月23日)
华尔街日报发表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科恩的文章,题目是《全世界依赖美中合作》。文章说,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证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动荡的世界里。北韩试验了可以打到美国的导弹,并威胁恢复核武器项目;塔利班正在利用贩运毒品的钱来动摇阿富汗,并试图把那个国家再变成窝藏恐怖分子的地方......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4月17日)
华尔街日报亚洲版星期五发表一篇没有署名的评论说,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因他提出的拯救美国银行的计划受到许多批评。但是,他现在至少平息了一大争议,那就是在货币的问题上可能跟中国进行的争论。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本星期,盖特纳对国会提出报告,拒绝就所谓的人民币兑换率过低的问题指称中国是操纵货币。这对盖特纳来说是一个180度的大转变......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4月16日)
华尔街日报发表设在华盛顿的民间外交政策研究机构尼克松中心中国研究部主任德鲁.汤普森的一篇评论文章,题目是《中国的医疗保健难题--改革将不会轻而易举》。文章说,奥巴马总统并不是唯一的一位把经济复兴跟全面改革医疗保健制度联系起来的国家领导人。目前,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也在这样做。中国领导人也在提出将医疗保健社会化。这是走向正确方向的一步。但是,中国领导人在实现其雄心勃勃的目标之前面临若干难以逾越的障碍。 汤普森的评论文章说......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4月15日 )
华尔街日报亚洲版星期三发表一篇未署名的评论文章,题目是,《中国的人权‘行动计划’骗不了任何人》。文章说,随着六四天安门屠杀20周年纪念日的逼近,北京政权使尽浑身解数,试图向世人展示它在1989年开枪镇压民主活动者之后已经变好了。中国最新发表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就是一个最新的例子......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4月6日)
美国底特律新闻报发表署名汤姆.瓦特金斯的评论,题目是“美国负债于中国。”瓦特金斯的评论说,“1960年代,我还小的时候,我妈妈要我好好吃饭,总是跟说所,‘把你的青豆吃掉,中国有孩子挨饿呢。’时光流转四十年,中国现在正在吃我们的午餐,并且正在教训美国。”瓦特金斯的评论说......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4月3日)
纽约时报星期五发表该报专栏撰稿人、普林斯顿大学国际金融教授、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文章,题目是“中国的美元陷阱。”文章说,在金融危机早期阶段,有些耍俏皮的人开玩笑说,美国跟中国的贸易最终还是扯平了----中国向美国出售有毒玩具、有毒海产品,美国则向中国出售骗人的证券。 克鲁格曼的文章说,但是,这些天来,双方的这种交易正在解体。一方面是全世界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大幅度下跌。中国的出口在过去几个月猛跌,现在比去年同季下降26%。另一方面,中国显然对美国的证券的安全性感到焦灼不安起来。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4月2日)
美国斯克利普斯报系星期三发表社论说,寻找一种新的全球性的价值稳定的通货来补充或取代美元的想法,引起了一连串的提议。有些提议是严肃的,有些提议纯属胡扯......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31日)
华尔街日报星期二发表一篇未署名的评论,题目是“在中国的08宪章民主派。”评论说,中国的08民主宪章发起已经四个月了,北京政府希望全世界以为这场民主运动已经死亡。事实却恰恰相反。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文章说,自去年12月8号08宪章发布以来,有8500多名中国公民签署宪章,呼吁实行多党制民主......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27日)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日前发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国家间冲突研究项目主任罗伯特.罗特伯格的评论,题目是“中国的大交易。” 罗特伯格的评论说,在20个国家准备本星期聚会,讨论世界经济问题的时候,华盛顿和北京正在暗自策划具有地缘战略意义的大交易。希拉里国务卿在今年2月已经暗示了这一点。她说,美国不会在侵犯人权的问题上强烈批评中国。 罗特伯格的评论说,中国和美国现在相互需要。中国需要美国保持中国在美国的上万亿美元的财政部债券的安全和获利性,中国也希望华盛顿不再鼓噪中国的外汇兑换政策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问题。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26日)
华尔街日报星期四发表一篇没有署名的评论文章,题目是“中国与美元”。文章说,好像美元的问题还不够多一样,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昨天跟中国瞎起哄,声称他对本星期有人提议用一种国际储备货币来取代美元的想法持开放态度。在盖特纳做出上述表示之后,美元汇率应声下跌,财政部长于是赶紧再出来说......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24日)
华盛顿邮报星期一发表一篇署名文章,题目是“美元的优势地位是否正在告终?”文章说,中国方面是否只是担心他们所持有的一万四千亿的美国财政部证券价值正在缩水?或者是,难道中国方面真的是要弄出点什么事情来吗? 中国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呼吁废弃美元作为世界优势货币的地位,代之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控制的一种新型的标准,这就使人不禁想到这些大问题......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的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发表一篇未署名评论,题目是“中国经济滑坡对大学毕业生意味着什么?”评论说,中国社会如何渡过经济增长下滑的局面,目前有许多问号。但是,北京已经担忧一个特别的群体,这就是失业的大学毕业生。今年中国有600多万大学生毕业,尽管去年的毕业生还有12%到15%现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20日)
华尔街日报日前发表一篇未署名的评论文章,题目是“国会胆怯如鸡。”评论说,北京当局上个星期宣布将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投诉,控告华盛顿实际上禁止从中国进口熟鸡肉。这也就是说,由食品安全所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要让美国难受了。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文章说,在过去两年里,康涅狄格州的民主党众议员、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农业小组委员会主席罗萨.德劳罗在有关拨款法案中插入条款,规定禁止美国农业部拨款用于任何有助于中国禽肉出口美国的活动。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19日)
华尔街日报星期四刊登国际评估和战略中心资深研究员里查德·费舍尔就中美台关系所发表的评论。评论说,本星期一,台湾国防部发表了“四年期国防总检讨”报告。该报告试图解释台湾的防卫战略,向立法院证明未来所需要的军力是正当的,并为台湾国防预算征求支持......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18日)
华尔街日报星期三发表一篇未署名的评论文章,题目是,“温家宝的债权炸弹”。文章说,中国总理温家宝上个星期制造出一场有益的骚动。他说,他感觉有点担心中国在美国的资产安全。他的意思是说,他担心中国政府所持有的美国财政部债券的价值缩水......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17日)
华尔街日报星期二发表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夏馨的署名文章,题目是“中国在表演强硬”。文章说,最近发生的两起牵涉中国和美国的事件,让许多人得出结论,认为北京正在展示其军事和经济力量。本月早些时候,五艘中国船只,其中包括两艘巡逻艇和一艘海军情报船,违反国际法在国际水域包围了一艘美国监测船......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16日)
在西藏人1959年反抗北京统治的暴动5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美国南方的达拉斯晨报发表社论说,“50年前的这个星期,中国军队镇压的西藏暴动,迫使西藏人民的精神领袖达赖喇嘛流亡印度。达赖喇嘛从他的流亡地奔走世界各地,不倦地伸张西藏人民的权利。”......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13日)
北京圆明园遗物铜兔首鼠首不久前在法国巴黎拍卖的时候,中国买家蔡铭超先是竞标成交,然后拒绝付款的行动,在中国受到许多人的赞扬,并引起一波民族主义的浪潮。纽约的华人律师马蓥(译音)星期五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从一个海外华人的角度探讨了当今中国的民族主义。 马蓥的文章说,过去一百年来,华人在海外受到各种歧视甚至是屠戮,但是,他们的祖国中国对华人也不善。马蓥以她家庭为例说,她的爷爷在20世纪初为了逃避中国的贫困和政治动荡,去印尼开设了一个小出租车行,在1950年代末期离开印尼返回中国。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12日)
自去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以来,中国经济也受到影响。中国官员承认,上个月已经有大约2000万农民工失业。华尔街日报星期四发表署名亚历山德拉·哈尔尼的文章说,虽然来自各方的报道说,失业农民工对中国政府没有多少怨言,中国政府还是对他们感到十分担忧......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11日)
美国海军非武装的监测舰“无瑕”号日前在南中国海作业、遭受中国船只阻拦。美国军方就这一事件提出抗议,称中国船只的做法是幼稚的,危险的,违反国际法的。中国则指责美国船只在中国专属经济区海域的活动违反国际法。华尔街日报就此发表社论表示,问题的根源来自有关国家对有关国际法的不同看法和解释......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10日)
3月10号,在西藏拉萨反抗中国统治的大暴动5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华尔街日报发表西藏人精神领袖达赖喇嘛的首席翻译土登晋帕的文章,题目是,《中国不难满足西藏人的要求》。 文章说,现在是一个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出现的公正解决西藏问题的最佳时机......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9日)
以下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华尔街日报亚洲版星期一发表美国国务院前西藏问题特别协调员办公室官员凯利.克里的文章。文章说,星期二是中国镇压西藏人暴动50周年纪念日......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6日)
华尔街日报亚洲版星期五发表未署名的评论文章说,人们应当为香港政府采取的明智的经济措施而给政府记一功。其措施就是什么也不做。文章说,香港政府决策者上个星期从今年立法会的议程中取消了讨论已久的竞争法,从而把这个代价高昂的坏议案搁置至少半年,或许是一年或一年以上。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在全球经济增长下跌之际引进所谓的竞争法,导致公司为符合其有关规定而背负沉重的负担,显然是不合时宜。评论说,香港一直没有人能充分解释为什么在这个世界最自由的经济实体中需要一部竞争法。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4日)
华尔街日报亚洲版星期三发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迈克尔·皮蒂斯的文章说,中国近来的经济问题来自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下跌。这一局面引发了人们重新讨论北京如何需要进行一番转变,从经济增长依赖出口转变为更加注重国内消费......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3月3日)
中国人大常委会日前通过新的食品安全法规,加强了对有毒食品制造者的惩罚。今日美国报发表报导说,在毒牛奶和有毒宠物饲料在全世界败坏了“中国制造”的名声之后,一些中国专家和消费者担心中国的第一部食品安全法不足以预防类似的有毒食品事件重演......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2月27日)
美国商业周刊星期一发表署名德克斯特.罗伯茨的评论说,本星期奥巴马宣布打算任命59岁的骆家辉出任商务部长,一定会让北京负责制定政策的领导人感到高兴。 骆家辉曾经两度担任华盛顿州州长,是美国有史以来唯一一位当选担任州长的华人。他跟中国有多年的密切关系,被认为是中间派、赞同自由贸易的民主党人。 罗伯茨的评论说,在骆家辉可能出任奥巴马政府的商务部长的消息传来之际,北京越来越担心贸易保护主义,其中包括美国可能针对中国出口产品施加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评论说......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2月26日)
希拉里.克林顿在就任国务卿之后的首次亚洲之行中就中国人权问题所发表的直言不讳的评论在美国舆论界引起各种议论。克林顿国务卿说,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不能干扰美国在全球经济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危机以及安全危机等问题上跟中国合作......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2月25日)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上任以来的头一次亚洲之行,在美国受到许多赞扬,也引起很多争议。克林顿国务卿有关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不应当干扰美国跟中国在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上的合作的说法,更是招致大赦国际、人权观察等著名国际人权组织的强烈批评......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2月24日)
华尔街日报星期一发表的一篇未署名的评论说,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亚洲之行来看,克林顿在面对世界的时候显然比她的前任更现实。比如,克林顿国务卿说,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不能干扰华盛顿和北京在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合作。" 评论说......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2月23日)
华尔街日报2月22号发表评论,题目是:“希拉里的人权观点”,副标题是“国务卿向北京发出了不良信号”。评论说,希拉里.克林顿抵达北京前表示,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不能“干扰”美中两国在应对全球经济、气候变暖以及安全危机上的合作......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2月19日)
华盛顿邮报2月19号发表了题为《让那些维吾尔族人获得自由》的评论文章。文章说, 一个联邦上诉庭为奥巴马政府带来一个良机,让奥巴马政府能够纠正前布什政府在反恐政策上的失误所带来的伤害性后果......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2月18日)
亚洲华尔街日报二月十八日发表评论,题目是“中国如何能够帮助津巴布韦”,副标题是,“欢迎穆加贝一家到香港”。评论说,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在亚洲引起关注......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2月13日)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评论文章,重申了他曾多次提出的观点,那就是,美方迫使中国人民币升值,不是正确的经济政策。 美国新财长盖特纳在参议院任命听证会上说,奥巴马总统“认为中国在操纵汇率”,盖特纳还说,中国这类国家“不能再继续任意破坏自由贸易的原则。”这番话让美中关系出现紧张。中国总理温家宝立即为中国现行的汇率政策做出辩护。 斯坦福大学教授麦金农在评论文章中说,第一: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中国不希望有一个稳定的货币;第二:美国出面迫使人民币升值是误入歧途的经济政策。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2月11日)
福布斯新闻网2月11号发表专栏作家章家敦的评论文章,题为《希拉里·克林顿的中国之行》。文章说, 希拉里·克林顿打破常规,把亚洲作为她出任国务卿后出国访问的第一站。第一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2月10日)
洛杉矶时报2月10号发表智囊机构“美国进步中心”资深研究员尼娜.哈谢根的评论文章,题为《希拉里.克林顿中国之行应讨论的议题》。文章说, 关于美国是否应该和中国联手的争论早已结束了,关于是否应该让中国加入国际社会的争论也结束了。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下周的中国之行最大的挑战就是,说服中国让他们在经济、防止核扩散、气候变暖及防止大规模流行病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2月9日)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即将在日内瓦讨论中国的人权问题。华尔街日报为此发表文章,题目是“人权、联合国与中国”。文章说,尽管联合国在中国人权问题上不可能采取任何具体行动,不过,舆论对北京人权问题的任何关注都还是值得的,说明国际社会非常关注中国的情况......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2月2日)
华盛顿邮报上个星期发表社论表示,中国当局对中国大陆最近出现的呼吁建立民主政治的零八宪章运动采取封锁和镇压行动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社论说,通过北京奥运会展示了不自由的资本主义模式仅仅几个月之后,中国领导层目前面临严峻的国际经济危机压力。中国有成百万的工人失业,中国的社会保障虚弱。在面对同样压力的时候,民主国家有释放不满的出口。在希腊,在冰岛或拉脱维亚,抗议者可以大声地抗议而不会威胁政治体制的根基......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1月30日)
华尔街日报星期五发表署名尼科拉斯.贝奎林的评论文章,题目是《中国的新宣传机器。》文章说,中国即将耗资几十亿美元扩展其面向海外的媒体,其中包括设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那样的一天24小时的全英语新闻频道。这是胡锦涛在2002年接掌中共以及国家最高权力以来推行中国新闻媒体走向世界战略的最新一步。 华尔街日报的署名评论文章说,中国当局如此大规模扩大其面向海外的媒体的计划让人们不禁对中国当局长期的目标产生许多疑问。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1月28日)
华盛顿邮报星期三发表专栏撰稿人哈罗德·迈耶森的文章,题目是“贸易问题再思考。”文章说,1990年代在克林顿政府当中担任贸易谈判代表、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过力的罗伯特·卡西迪本星期在自由派的智库经济政策研究所发表讲话,对1990年代以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的实施结果表示失望......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1月26日)
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布赖特斯瓦森的署名文章,对奥巴马提名担任财政部长的盖特纳指责中国操纵货币汇率提出异议。斯瓦森的署名文章说,盖特纳的这种指责只能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在邓小平推动中国进入资本主义三十年之后,美国对中国的误解依然是一如既往。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1月23日)
华尔街日报星期五发表一篇署名评论文章,认为中国的中央计划者可能难于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文章说,对一些观察家来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西方经济大衰退的时候彰显出异彩。美国新闻周刊上个星期喝彩道,在世界所有的经济大国当中,只有中国在今年可能会看到经济高增长,因为中国常常是打破经济教科书当中的所有规则。新闻周刊这里的言外之意是,中国有可能为正在迅速减速的世界经济提供向前的推动力。 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文章说,这话最好不要说得太早。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1月22日)
以下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华尔街日报星期三发表的署名为保罗卡维的文章,认为中国的银行系统情况不妙......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1月13日)
以下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1月8日)
以下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本星期,美中两国将举行关系正常化30周年纪念活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星期四发表记者霍华德拉弗朗奇的署名文章说,在现任总统布什当政时期,美中关系经历了由对抗到合作的演变......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9年1月1日)
亚洲华尔街日报12月29号发表题为“中国资金问题”的评论文章,文章说,为了应对经济放缓,中国正在放松货币政策,以达到扩大资金供应的目的。文章说,尽管中国目前的做法也为其他国家所采用,例如美国,但是,这并非说明此举也是北京解决经济困难之“上策”。中国的问题不是缺乏资金的流动性问题。 文章在悉数中国放松货币控制的一系列做法后说,美国经济中的大问题是现金缺乏,中国的金融体系则没有西方信贷市场面临的流动性恐慌。文章说,中国的问题是出口需求下降,中国表示,2008年11月中国的出口10年来第一次萎缩。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2月29日)
华尔街日报星期天就中国开始对毒奶粉事件的当事人进行刑事审判一事发表社论说,“中国的毒奶粉丑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有关当局开始对被控跟奶粉掺毒有关联的人进行刑事审判。中国政府也采取措施,对受害者提供赔偿。这是重要的步骤,但是,这些步骤将不足以制止类似的丑闻将来重演。” 华尔街日报的社论说,“赔偿的计划对受害者是有帮助的,但只是部分的帮助。赔偿额按照中国人的标准来说可能是比较高的,但是,这只是因为北京当局希望避免这个重大丑闻带来社会不安......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2月23日)
圣荷西信使报12月22号发表秦家骢的署名文章,题为《中国媒体的披露和其新闻管制不符合》。文章说,中国的媒体最近有点奇怪。通常来说,那些揭露政府可能的不合法行为的文章会被删除、禁止。但是现在看来,中国共产党已经屈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互联网时代,他们不能像以往那样全面控制媒体的报导。因此,共产党决定,媒体还是要继续操纵的,但是允许一些负面新闻见诸报端以增加政府信用。 文章说,这是一个进步,但是这还不够。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操纵新闻,而是新闻自由。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2月22日)
纽约时报专栏撰稿人汤姆.弗里德曼星期一发表专栏文章表示,到目前为止,统治中国的中共一直能对中国人民说,“我们可以保障你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作为交换,你们不能参与政治,要让我们来进行统治。”而这种一直行之有效的统治策略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之下已经难以为继。 纽约时报专栏撰稿人弗里德曼援引投资银行JPMorgan Chase一位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专家的话说,“全世界不应当有一种虚幻的希望,以为中国大力刺激国内需求,能够缓解全球经济危机。其实,中国充其量能够保住自己的经济稳定就不错了。”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2月19日)
斯克里普斯新闻报12月18号发表题为《中国及海盗》的社评。文章说,中国政府已经表示将派出两艘巡洋舰和一艘大型供给船只,加入多国海军在索马里附近海域进行的打击海盗的行动。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奉行反对海军远程武装行动的方针,这是中国军方政策的一个重大改变,以前中国海军一般只驻守在中国附近海域保护中国的海岸安全。     文章指出,索马里海盗已经变得非常猖獗,他们在世界上一些非常重要的航道上攻击了300多艘船只,索取了超过4千万美元的赎金。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2月18日)
华盛顿邮报12月17号发表乔治城大学法学院教授詹姆斯.法伊宁曼的评论文章,题为《中国的司法在倒退》。文章说, 30年前的这个星期,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目的在于让中国人民在经济和政治上享有更多的自由。但是,让人悲哀的是,30年后,这种趋势出现了倒退,这对中国和国际社会来说都不是好兆头。 文章说,1978年,邓小平用16个字总结出中国的法律体系应该遵循的原则,那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邓小平的目的是要改变中国的法律体系以支持即将开始迅猛发展的国家经济。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2月16日)
华盛顿邮报12月15号发表前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的评论文章,题为《那一天,通往中国的大门敞开着》。文章回顾了中美30年来的建交历史。 文章说, 1971到1972年,尼克松和基辛格对中国开展了破冰之旅。1978年12月15号,时任总统吉米.卡特宣布中美正式建交,这两件事都已经被视为历史性的突破事件载入史册。不过当时两国的关系仅仅局限於小规模的高层之间的来往,双边的贸易往来每年只有10亿美元,而30年后的今天两国的贸易额已经达到 3870亿美元。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2月9日)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星期二发表社论说,随着美国消费者被迫节俭度日,巨大的中国出口机器迅速减速。其中的一个迹象是:近年来一直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的中国发电量,今年11月比去年11月同比下降7%。中国如何应对自己的经济下滑,将被密切关注。去年,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驱动者。美国财政部长亨利. 保尔森上周访问了北京,劝说中国不要通过提供更多补贴或操控人民币币值来保持出口商品的低价优势,以此增加出口。现在尚不清楚他的礼貌相劝能否奏效。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2月2日)
亚特兰大新闻宪政报星期天发表社论说,当中国11月为援建的非洲联盟造价1亿2千万美元的总部破土动工的时候,中国官员发表了令人颇感似曾相识的论调。中国最高领导人之一吴邦国称这个礼物是“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友谊不断增进的又一例证。” 亚特兰大新闻宪政报的这篇社论说,“这座包括一个可容纳2555名代表的会议大厅的建筑时髦又华丽,整个建筑由玻璃和钢架结构组成。这座建筑为中国和非洲之间迅速升温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象征。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1月28日)
旧金山纪事报11月28号发表社论说,来自中国的电脑骇客正在对西方国家的国防和政府机构电脑系统发动网络攻击战。社论说,这个图景是美中经济安全委员会最新提出的报告所描绘的。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的这个外界不太了解的委员会提出的报告的六个作者是共和党人,六个是民主党人。他们当中大多是学有专长的中国问题专家。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1月25日)
纽约时报星期二发表社论说,国际金融危机将不仅会造成失业率增加,公司倒闭和无家可归,看来还可能会重组国际格局,而且有些时候会以我们所不乐见的方式重塑世界格局。 社论说,“正当西方大国为了重振本国经济,穷于应对如何为遏制经济危机而制定采取大规模刺激举措之时,他们越来越把目光转向中国。上个月,英国首相戈登·布朗要求中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资金,作为回报,北京将可望增加在该组织的表决权。现在有怀疑和揣测认为,为了这种安排进行的公平交易还涉及到英国对西藏立场的重大改变。” 纽约时报的这篇社论说......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1月24日)
华盛顿邮报星期一发表社论说,缅甸军政权最近判处150多名民主活动人士长达68年的监禁。与此同时,另一项发展则更为显眼:“中国打算按计划铺设价值25亿美元的油气管道,把缅甸的石油和天然气输送到云南省。对中国共产党政权来说,缅甸进行的镇压并不是造成了一个障碍,而是提供了一种方便,让中国可以以最直接了当的贿赂方式来获取缅甸的自然资源。” 华盛顿邮报的社论说,“即使是按照其过去的恶劣记录来看,缅甸军人政权上个星期的疯狂行径也是出人意料的。这种行径给西方一些人道主义救援组织造成了一种难堪。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1月20日)
华尔街日报星期四就中国最近宣布未来两年投资四万亿元人民币用于刺激经济增长的系列计划发表社论说,中国实在是不必从政府财政当中拿出那么多的资金来刺激经济继续增长。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可以用一个更好的、耗资更少的方式刺激经济增长,这个方式就是放宽现有的对来自外国的私募基金投资机构的投资限制。 华尔街日报的社论说,日本先前的类似做法显示,中国的这种通过政府开支刺激经济增长的做法从长远来看对经济没有多少帮助。中国宣布的刺激经济增长的系列计划主要是要提高私人消费。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1月17日)
华盛顿邮报星期天发表署名文章,对布什行政当局在刚刚在华盛顿举行的20国峰会前后的表现提出批评。这篇署名弗格森的文章说,“在世界其他领导人抵达华盛顿之前,布什总统就明确表示,最近的‘金融危机’事件丝毫没有削弱他对自由市场和市场管理微小化的信心。在这个周末,美国抗拒欧洲提出的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管理机构的呼吁,反对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进行显著的调整定位,对全球性的系列经济刺激方案表示不感兴趣。就这样,一个真正的机会被错过了。” 这篇文章说,在金融危机中,美国和中国的关系至关重要。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1月6日)
以下是美国各地主要媒体有关中国的社评。社评所反映的观点为发表社评媒体之观点,并不一定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华尔街日报11月6号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人的公开表演》的评论,文章说,这个星期,中国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战斗机在两年一次的中国珠海航空展中首次公开亮相。这种战机展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飞行员通过包括急转弯、垂直上升和360度旋转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使观众为之惊叹,并且使人回想起好莱坞经典影片《壮志凌云》的情景。被称为歼-10的这种战斗机是北京军事航空项目的核心部分。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1月5日)
《华尔街日报》11月5号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人的海峡两岸会谈”的评论,副标题是“北京与台北再度和睦相处”。 评论说,在全球金融风险看来与日俱增之际,有一种风险却在减少,这就是台湾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昨天,中国大陆与台湾同意开放新的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和进行邮政合作。这是迄今为止双方在难以实现的“三通”问题上取得的最大进展。 这篇评论指出,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缓和行动。除了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好处之外,最大的好处还在于:昨天的协议象征着两岸双方的政治停战。在这一点上,应该给台湾总统马英九记一功。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0月29日)
《洛杉矶时报》10月29号发表了一篇题为“受三聚氰胺污染的食品余波”的社论,副标题是“来自中国的食品应当接受危险添加剂的检查”。 社论说,三聚氰胺出现在来自中国大陆的香港鸡蛋中,出现在菲律宾的糕点里,出现在加拿大的巧克力硬币中,还出现在美国加州的饼干和糖果里。对于中国造食品受到廉价、非法和危险添加剂污染的最新一轮发现始于香港率先进行的检验,其他国家紧随其后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这篇社论指出,香港正在把它对三聚氰胺的检验扩大到肉类、蔬菜和加工食品方面。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0月28日)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0月28号发表了一篇题为“胡锦涛拆除这座壁垒”的社论。文章称,这个月,胡锦涛在拆除捍卫共产主义残存的一个关键领域的壁垒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个共产主义的领域就是:政府对一切土地的所有权。共产党决定允许中国7亿到9亿农民出售他们耕作的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这篇社论称赞说,这项决定对中国乃至世界来说不是一小步,因为农田交易现在可能会成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一个新的金融火箭。随着全球信贷危机波及到中国......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0月27日)
《洛杉矶时报》10月25号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应当释放异议人士胡佳”的社论。文章说,尽管中国在8月份向世界呈现了精彩的奥运盛典,但是,使中国官员感到惊讶和气馁的是,外国客人似乎对他们的东道主并没有那么感激。 这篇社论说,星期四,欧洲议会把它的最高人权奖授予在北京奥运前不久被监禁的中国活动人士胡佳。胡佳的罪名是:指出当局对政治异议人士一贯使用酷刑、监禁和骚扰使中国感到难堪。虽然在中国任何时候自爆家丑都是危险的,但尤其是在中国即将向全世界炫耀其成就的时候这么做就更加危险。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0月25日)
华盛顿邮报10月24号发表了一篇题为“奥运会的残余”的社论,副标题是“奥运虽已结束,胡佳仍在监狱”。文章说,上星期,中国使它在北京奥运前做出的朝政治自由方向迈进的最明显的姿态永久化:适当放宽对外国记者报导的控制。这项放松的政策实际上并非一贯得到执行,它也不适用于像西藏这样的敏感地区。这一措施对中国媒体或者中国百姓能够获得的信息几乎没有影响。可是,中国的共产党政权却大肆宣扬这项措施。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0月24日)
《华盛顿邮报》10月24号发表了一篇题为“奥运会的残余”的社论,副标题是“奥运虽已结束,胡佳仍在监狱”。文章说,上星期,中国使它在北京奥运前做出的朝政治自由方向迈进的最明显的姿态永久化:适当放宽对外国记者报道的控制。这项放松的政策实际上并非一贯得到执行,它也不适用于像西藏这样的敏感地区。这一措施对中国媒体或者中国百姓能够获得的信息几乎没有影响。可是,中国的共产党政权却大肆宣扬这项措施。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0月21日)
《华盛顿时报》10月21号发表题为《星球大战》的评论文章。文章说,太空战争不会离我们太遥远了,它将很快成为世界主导国家的国家安全问题的中心议题。美国下届总统必须着手处理太空技术新发展所带来的威胁。这种威胁近年来变得更明显,特别是在中国测试了反卫星导弹武器之后。2007年1月,中国发射一枚导弹进入太空,摧毁了一颗老旧的气象卫星。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可能很快有能力摧毁美国的军用卫星。美国军方依靠卫星进行通讯、搜索及定位。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0月15日)
《华尔街日报》10月15号发表了一篇题为“北京的食品安全问题”的评论。文章说,北京最近宣布他们对中国生产的液态奶进行的大规模抽检结果证明没有污染物。在毒奶粉事件之后听到这一消息显然会让人松一口气。但是决不要错误地认为这是北京最终解决其食品安全问题的迹象。 这篇评论认为,中国的消费者仍然对他们买的中国造食品与药物的安全和质量感到担心。这是因为北京不愿意采取可能会真正解决问题的进一步措施。以新闻自由为例,《南方周末》一位记者......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0月14日)
纽约时报10月12号发表了一篇题为“关塔那摩的法治”的社论。文章说,首都华盛顿的一位联邦法官下令从关塔那摩湾释放17名被关押者是为维护法治而采取的重要行动。可是,布什行政当局为了避免这个案例成为布什总统的拘留营中被关押者的一个开放窗口正在反击这项裁决。 这篇社论说,这些获释的被关押者是中国少数民族维吾尔穆斯林。他们是在美国攻打阿富汗后在巴基斯坦被抓获,然后以“非法敌方战斗人员”的身份被无限期关押的。然而,这些人既不是敌方战斗人员,也不是恐怖分子。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0月9日)
《费城问询报》10月9号发表了一篇题为“囚禁者被下令获释”的社论。副标题是:“美国联邦法院终于开始修复由于布什行政当局为寻求在海外关押恐怖分子嫌疑人而采取绕开法律的做法对美国威望造成的损害。” 社论说,在下令释放被关押在古巴关塔那摩湾拘押中心的17名中国的分离主义分子时,一位联邦法官说,他希望这项裁决“表现出拘押任何人的理由都要符合宪法”。 这篇社论指出,现在是给予数百名在关塔那摩被拘押的人任何美国人在被捕后都拥有的基本合法权利的时候了。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0月7日)
华尔街日报10月7号发表了一篇题为“台湾的防卫”的评论。文章说,布什行政当局最终于上周通知国会,打算批准一项价值64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方案。这是于2001年开始的一项立法与政治进程的结束,当时,白宫建议向台湾出售几十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这篇评论指出,在白宫提出这项对台军售计划时,中国部署了250枚瞄准台湾的导弹,而现在,台湾海峡中国一侧已经有超过1400枚瞄准台湾的导弹。这项军售将帮助台湾对抗这样的威胁,并且让美国履行其在《台湾关系法》中做出的帮助台湾自卫的承诺。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0月6日)
洛基山新闻10月5号发表题为《中国产品的丑闻事件》的评论文章。文章说,对于中国的毒奶粉事件,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汉斯.特勒德松表示,造成中国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为的疏忽,也有故意隐瞒不报的因素,而所有这些都把消费者的健康致于危险的境地。 文章说,去年,中国生产的含有三聚氰胺的宠物食品让很多宠物或者患病或者致死;而美泰公司从中国进口的玩具也因为含铅量过高而不得不发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产品召回行动。现在,中国又出现了含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到目前为止已经导致4名婴儿死亡,数千名婴儿生病。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0月2日)
《华尔街日报》10月2号发表了一篇题为“香港的房利美?”的评论。文章说,全球的金融界仍在试图确定,房利美和房地美引发的金融动荡是否能对美国之外的地区造成影响。对于香港人来说,最终的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这篇评论说,现在是检查香港按揭证券公司的时候了。这家政府公司受到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支持,它的功能类似于美国的房利美。香港按揭证券公司1997年创建时通过从银行购买房屋抵押贷款向房贷市场注入新的流动资金。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10月1日)
《洛杉矶时报》10月1号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食品失败”的社论,副标题是“中国人无视产品安全使顾客了解食品来源至关重要”。社论说,随着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奶粉丑闻的加深,中国政府为解决其食品安全问题而发起的大规模运动一天比一天看起来更像是个骗局。 这篇社论指出,当中国在最近的案件中逮捕涉案嫌疑人时,政府似乎至少是认真地负起责任来,即使它的预防措施还不够充分。可是现在,一些报道称,因为急于用天衣无缝的奥运会为中国增光,政府官员可能忽视了有关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早期警告。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9月30日)
《华尔街日报》9月30号刊登了美国著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尼古拉斯.拉迪撰写的一篇评论,题目是“北京的经济减缓”。拉迪说,近年来,北京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决策者最为担心的是:中国的投资过热以及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加剧了通货膨胀、污染了环境和激怒了其贸易夥伴。可是过去的几个季度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国正在经历其自身的经济减缓,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美欧经济低迷带来的结果。 这篇评论指出,这一趋势是值得欢迎的。因为它降低了通胀压力和过热的投资。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9月29日)
《芝加哥论坛报》9月27号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牛奶问题”的评论。文章说,中国的统治者长期以来一直试图控制国内的信息流动。政府目前仍然禁止中国公民进入一些网站。因此,中国媒体在他们报导的内容方面面临着限制。可是,公众的愤怒情绪已经强烈到中国的网络管制官员难以控制的程度。 这篇评论说,中国的毒奶粉事件的发生决非偶然。通常在塑料里才能看到的三聚氰胺本来就不该在人们的饮食中出现。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腐败行径。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宠物食品添加剂中就含有这种化学物质,因而导致美国宠物的生病和死亡。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9月25日)
《华尔街日报》9月25号发表了一篇题为“回归传统”的评论。文章说,美国的金融危机迫使世界各国政府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增加还是减少对银行体系的监管?哪一种措施对国家有利?中国的银行系统是由国家控制的,北京的决策人员做出的结论是:中国的银行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这篇评论介绍说,上周四,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北京对一批记者说,应该回归传统。他说,从资本市场融资是极为危险的,因为相对传统的零售存款业务而言,资本市场那些金融工具很容易发生变化。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9月24日)
《新奥尔良时代花絮报》9月23号社论的题目是“得了三聚氰胺吗?”社论说,被工业化学品污染的牛奶使数千名中国儿童患病,并且还导致至少四名儿童丧生。食品安全的这场噩梦极大嘲弄了中国政府在改革食品安全规则方面立下的保证。    社论说,中国政府改革食品安全规则的承诺是在出口到美国的动物食品被发现含有三聚氰胺后做出的。中国产的一些婴儿牛奶和食物配方中也发现了同类化学制品。    社论说,降低成本是上述两项丑闻的产生原因。三聚氰胺是用来生产塑料和化肥的,这种化学物质搀入食品后能使食物所含的蛋白质看似增加。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9月19日)
《华尔街日报》9月19号发表一篇题为“中国的紧急状态”的评论。文章说,中国的产品安全再度成为媒体的头条新闻,不过这次却不是有关宠物。在一家合资企业封锁婴儿奶粉受污染的消息一个半月之后,中国至少有3名婴儿死亡,几千名儿童患病。这一悲剧说明,中国的消费者仍然非常容易受到那些肆无忌惮的奸商的侵害。它还显示出在中国经商的外国人面临的一个隐患,那就是中国公司不向消费者或股东报告,而只向他们的政治老板汇报。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9月18日)
《纽约太阳报》9月17号刊登了一篇题为“华尔街的中国因素”的评论。评论说,随着奥运火炬的熄灭,中国领导人必须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在北京举行壮观的大型开幕式转为具体管理国家。他们最紧迫的任务就是管理经济。 这篇评论指出,尽管中国的经济多年来一直在高速发展,但是北京领导人现在已开始对经济增长的下滑趋势感到担心。在7月25号的会议中,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换上了倒车档,采用刺激经济政策,减弱去年11月宣布的抑制通胀的努力。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9月16日)
第63届联合国大会9月16号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召开。《华尔街日报》当天发表了一篇评论,题目是“给联合国大会的备忘录”。文章说,今年5月马英九当选台湾总统本该开创海峡两岸新的缓和局面。我们很快就会知道联合国是否领会了这一含义。联合国今天将决定台湾这个世界第19大经济体是否应该被列入本月联合国大会的议事日程。 这篇评论指出,台湾自1993年以来一直为能更多地参与联合国事务而进行游说。去年,台湾甚至请愿要求获得正式成员资格,因而更加激怒了北京。今年,马英九总统决定采取更具善意、更为温和的步骤。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9月2日)
佛罗里达的《奥兰多哨兵报》9月1号发表一篇社论,探讨奥运后中国是否还能延续新闻自由。社论说,对于认为北京奥运结束后中国的新闻自由将会蓬勃发展的人来说,看一下中国随后对有关国奥足球队的报导的处理就够了。 这篇社论指出,中国国奥足球队近年来一直表现不佳,并因此受到国家媒体的冷嘲热讽。在国奥队在奥运会的小组赛中惨遭淘汰后,这种讽刺挖苦的报导又成倍增加了。 《奥兰多哨兵报》的社论引述上周《纽约时报》的报导说,中共中央宣传部对此作出的反应是:下令主要新闻机构停止批评国奥足球队。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8月27日)
《纽约时报》8月27号发表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一篇评论,题目为“堪称经典的七年”。弗里德曼说,在参加北京奥运会壮观的闭幕式之后,我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个结论就是:天哪!中国爆发出来的能量是无法匹敌的。第二个结论是:我们落后了,赶紧开始教你的孩子中文。这篇评论认为,中国斥资430亿美元建造第一流的北京奥运基础设施以及推出无与伦比的开幕式和闭幕式......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8月25日)
《芝加哥太阳时报》8月24号发表社论,题目是“美国帮助中国发展成一个可怕的对手”。社论说,布什是第一位在外国出席奥运会的美国在任总统。尽管美国国务院认为中国政府是一个人权记录不佳的专制政权,但是布什总统还是亲赴北京观看了四天的奥运会比赛。这是因为布什非常明白美国的经济离不开中国。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8月22日)
加州《圣荷塞信使报》8月22号发表社论,题目是“不要同中国人进行奥运‘军备竞赛’”。社论说,美国民众在北京奥运期间有许多值得欢呼的理由,不过,中国正在成为一颗闪亮的新星。 社论说,不同中国进行奥运竞争的重要原因是,对美国来说,按照“中国模式”去准备2012年伦敦奥运会将是一个错误,尽管中国模式是获得金牌的“成功方法”。中国体育运动项目引人关注的问题,应该促使我们对体育进行“新的改革”,即不应该在培养明星上过分投资,而应让更多的孩子参与体育运动。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8月21日)
纽约时报8月21号发表专栏作家尼古拉.克里斯托夫的评论文章,题为《中国的崛起并不仅仅是金牌》。 文章说,中国现在正在努力向美国证明他们今年将取得金牌总数第一,大家要逐渐接受这个事实。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的出色成绩令人眩目,不过,中国在艺术、商业、科学、教育等方面都和体育一样让人刮目相看。原来由美国和欧洲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世界已经成为过去了,一个强大的中国和亚洲正在崛起,美国人应该学着去适应这个新趋势......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8月18日)
《纽约时报》8月14号发表社论,题为“关于金牌的想法”。社论说,北京奥运会赛程刚刚过半,中国运动员摘取的金牌总数已经远超美国。自体育机器国前苏联和前东德政权垮台后,美国一直在历届奥运会上占据统治地位。但是从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中国在各项体育项目上投入了巨额资金,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运动员在范围更广的体育比赛中夺取更多的金牌。    文章表示,中国采取了一些让人无法接受的方式来训练运动员,比如把很小的孩子从父母身边带走,去进行非常严厉的训练,不让夺得奖牌的运动员退役......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8月15日)
《达拉斯晨报》8月14号发表社论,题目是“中国的通货膨胀如何打击我们”。社论说,密切观察通货膨胀的美联储委员费舍尔,对奥运圣火熄灭后的情况略有担心。费舍尔说,中国可能将面临因奥运会而暂时得到抑制的通胀威胁。为了能够在国际社会面前最体面地展示中国的面貌,中国控制了工资的上涨,并且对能源进行补贴。不过,中国的需求压力并没有减缓。因此,中国这个以廉价成本为特征的巨人,很可能面临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其中一部分通胀影响将波及到海外。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8月14日)
纽约时报8月14号发表专栏作家盖尔.科林斯题为《我在北京歌唱》的文章。文章说,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在奥运开幕式上演唱《歌唱祖国》的小女孩林妙可并没有真的在唱,真正的声音来自7岁的杨沛宜,这个有着美妙声音的小女孩由于牙齿不好看而没能站到台前。 文章说,这是每个人都可以感同身受的一个奥运危机。当我们对没能获胜的运动员扼腕叹息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体会到运动员内心的震荡。一个人只有真正站到了平衡木上时才能够理解从上面掉下来的痛苦心情。现在,对一个7岁的小女孩来说......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8月13日)
《华盛顿邮报》8月12号在社论版上发表哈洛德·梅尔森的署名文章,题为“变革的战鼓”。文章说,上个星期将要结束之际,世界发生两大事件: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以及俄罗斯进攻格鲁吉亚。中国和俄罗斯共同向世界宣告:昔日的权力关系格局如今已彻底改变,令人生畏的新生大国,正在向传统的秩序发起挑战。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8月12日)
《芝加哥论坛报》8月12号发表评论,题目是“奥林匹克的言论检查”。文章说,美国冰上速滑运动员乔伊.奇克2006年在都灵举行的冬奥运上赢得一金一银,并被国际奥委会命名为当年的最佳运动员。奇克堪称名副其实的奥林匹克人,但是中国在奇克上星期准备前往北京参加奥运会时拒绝向他发放签证。国际奥委会非但不为奇克据理力争,反而抛弃了他。文章说,奇克同达尔富尔问题有关。他在夺得奖牌后,不仅将国际奥委会授予的4万美元奖金捐给了慈善机构......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8月11日)
芝加哥太阳时报8月11号社论的题目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不能掩盖布什缺少对自由的支持;中国的人权记录依然令人感到压抑”。社论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方圆百里之内的政治异议人士不是受到政府的恫吓,就是被关押了起来,要不就是被流放到中国国内其他地方;与此同时,中国公民要求平反,投诉的司法途径也受到共产党的阻挠;除此之外,奥运期间,自由集会依然受到禁止,饭店内使用的电脑等设备还被监测。    社论说,本星期前布什对中国一直采取的是“平静外交”策略。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8月7日)
华尔街日报8月7号刊登了一篇题为《不要忘记中国异议人士》的评论。文章说,自从1989年天安门广场大屠杀以来,中国出现的任何被认为有组织的反对行动都会遭到当局迅速和无情的镇压。法轮功遭镇压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尽管中国吹嘘它对法治的承诺,但是,胆敢为政治或宗教迫害的受害者进行辩护的律师们却越来越多地成为当局打击的目标。 这篇评论指出,北京奥运及其准备工作不会导致中国的自由化。事实正相反。在奥运期间,中国的异议人士受到隔离、拘押或者被送往小城镇。奥运场馆的建造导致上百万人被迫搬家。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8月6日)
《纽约太阳报》8月6号发表了一篇题为“让他们承担责任”的社论。文章说,星期五开始的北京奥运会将是自1936年希特勒强行利用柏林奥运会宣扬其纳粹世界新秩序以来带有最明显的政治色彩的一届奥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几乎毫不掩饰国际奥委会赠送给他们的这份宣传礼品。他们希望,到奥运会闭幕式时,由共产党管理资本主义经济这种中国的混合模式将会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8月5日)
华尔街日报8月5号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经济减速”的评论。文章称,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个月报告说,中国国内未售出新车的库存是17万辆,创下4年来库存新高。尽管库存的膨胀并未受到中国金融媒体的多大注意,但它却代表看上去一直持续强劲增长的中国经济有可能开始减速。这篇评论指出,今年这么多数量的汽车未能售出是一种迹象,它反映出消费者越来越不愿意增加他们的开支了......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8月4日)
最新一期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对中国的抨击》的评论。文章说,在本周末北京奥运即将开始之际,你或许认为,这将是对中国进行认真分析和深思的时候了,也就是说,如何理解这个国家和怎样与这个政权打交道。 这篇评论说,然而,我们听到的却是一些熟悉的套话。保守派批评这个“正在崛起的专制政权”,说它夸大中国的军事实力。对中国的抨击不只是一个右翼的现象。中偏左的杂志新共和上个月刊登的封面故事的大标题是《与新中国会面》,标题旁边的括号里加的注解却是“与旧中国一样”。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7月31日)
华盛顿邮报7月30号发表了题为《多哈的失败》的社论,这篇社论的副标题为《中国对全球自由贸易投了一张令人失望的否决票》。社论说,被称为多哈回合的全球贸易谈判昨天未能达成协议而破裂。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没有制定一项新的削减关税的国际计划,这证明在可预见到的未来是不会达成这项协议的,这一结果为世贸组织的未来作用投下阴影,并且增加了全球贸易分裂为相互竞争的地区性集团的可能性。 社论说,随着上周末进入最后时刻的谈判,美国与欧盟在农业补贴问题上做出了一些让步。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7月30日)
《华盛顿邮报》7月30号发表了题为“多哈的失败”的社论,这篇社论的副标题为“中国对全球自由贸易投了一张令人失望的否决票”。社论说,被称为多哈回合的全球贸易谈判昨天未能达成协议而破裂。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没有制定一项新的削减关税的国际计划,这证明在可预见的未来是不会达成这项协议的。这一结果为世贸组织的未来作用投下阴影,并且增加了全球贸易分裂为相互竞争的地区性集团的可能性。社论说,随着上周末进入最后时刻的谈判,美国与欧盟在农业补贴问题上做出了一些让步......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7月29日)
佛罗里达州的那不勒斯每日新闻报7月28号刊登了一篇社论,题目是“在烟雾中争夺金牌”。社论说,这并不是在奥运会前中国想看到的情景。在举行一次奥运村开放的仪式时,烟雾之浓使人们从附近的奥林匹克公园都看不清奥运村。这篇社论指出,尽管一些奥运官员曾威胁说,如果这样的烟雾持续下去,一些与耐力有关的竞赛项目就将被推迟。可是,国际奥委会医疗事务的负责人却说,尽管烟雾并不好看,但它并不影响健康......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7月25日)
纽约太阳报7月25号发表了一篇题为“雄心勃勃”的评论。文章认为,随着北京奥运开幕式的临近,全世界将把注意力集中在体育比赛而不是奥运政治上。人们的注意力从中国人权记录失败转移开来无疑会受到北京政府的欢迎。 可是,这篇评论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欢呼奥运体育赛事的降临还有另一个原因:中国运动员肯定会在赛跑、跳水、划船和其它奥运项目中有突出的表现。除了举办一次前所未有的盛大奥运会之外,中国将能夸口它已经崛起为世界上的超级体育大国之一。 纽约太阳报的文章说......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7月24日)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7月24号发表了一篇题为《打开中国的防火墙长城》的社论,对中国政府限制网络言论自由以及一些西方大公司为盈利的目的而屈服于中国压力的行为提出尖锐批评。社论说,中国的网民人数超过世界上任何其它国家,然而,中国的统治者也是世界级的限制网络者。当习惯于网络自由的外国人在奥运期间访问北京时,中国限制网络自由的做法肯定将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审视。 这篇社论说,奥运期间中国如何对待外国媒体,特别是如何对待帮助外国媒体的中国人将是一回事......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7月22日)
纽约时报7月22号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不真实的电视”的社论。文章称,在下个月的奥运会举行之前,中国已经花了很长时间美化其形像。具体举措包括:关闭工厂以减少空气污染、清理水中的海藻、骚扰批评人士以及威胁记者等。社论指出,为了赢得奥运主办权,北京保证对外国记者扩大新闻自由,并且暗示让中国向世界开放将有助于更广泛的扩大人权。我们并不知道中国领导人是否打算兑现其诺言。我们知道的是,国际奥委会、奥运赞助商和世界各国政府应当要求中国信守承诺。然而,他们并未做到这一点,中国也把他们的沉默视为纵容。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7月21日)
华尔街日报7月19号刊登了一篇题为“布什应当在台湾问题上信守诺言”的评论。文章说,2001年,布什总统做出一项大胆和有原则性的决定,为台湾的安全而向其出售一系列军事装备。2008年,当他准备离任之际,这位总统看来违背了自己的诺言。星期三,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上将证实,由于北京的不满,布什政府冻结了对台军售。 这篇评论说,然而,冻结对台军售的决定是错误的和危险的。不冒犯中国的政策并不符合美国在台湾海峡的利益。首先,它损害了马英九以一位强势总统与北京打交道的能力。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7月18日)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7月18号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奥运会一片混乱》的社论,副标题为“这场即将上演的盛会已经受到正在恶化的人权记录的玷污”。社论说,除了体育比赛之外,国际社会和东道国还在政治上对本届奥运会有两种期待,而这两个方面都离获得奖牌有很大距离。 首先是国际社会对通过奥运改善中国人权的期待。可是,这篇社论指出,中国的人权记录已经恶化,人们可以从今年春天中国当局对西藏的喇嘛进行的镇压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去年,中国以“危及国家安全”为名逮捕的人数达到2000年以来的最高点。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7月15日)
《洛杉矶时报》7月13号发表署名文章,题目是“为什么布什不应前往北京”。文章说,布什宣布将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这一决定是在西藏残酷镇压事件以后作出的,是在七名维和人员在苏丹的达尔富尔惨遭杀害后宣布的,而中国目前继续在苏丹支持那里的杀戮行动。   文章说,就在布什宣布前往北京之际,越来越多的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政治人士,毅然采取抵制奥运有关仪式的行动。英国首相布朗、德国总理默克尔、加拿大总理以及欧洲议会主席等人,决定不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另外,奥巴马和麦凯恩也表示,假如他们是美国总统......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7月14日)
科珀斯克-里斯蒂号角时报7月14号发表社论,题目是《中国将允许在天安门广场进行有限制的报导》。社论说,北京政府赢得2008年奥运主办权时曾经承诺,将尊重以往奥运新闻自由的原则。不过,在兑现这个承诺方面,北京政府从来没有令新闻工作者有很大的信心,但是就在距奥运开幕还有一个月的时候,一系列积极的迹象出现了。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7月11日)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7月10日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题目是“中国在减排方面的内部预演”。文章说,世界上的富有国家星期二就有关在42年之内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一半的看法达成一致。不过,全世界不必等候那么久才能看到净化环境的看法所能带来的显著变化。这个星期已经出现了一个例证。 这篇文章说,中国正在关闭北京周围70英里之内的几百家制造厂,以便暂时清洁空气,确保世界顶尖运动员可以在呼吸顺畅的环境下参赛。
美国媒体评中国(2008年7月8日)
克利夫兰实话报7月8号社论的题目是《布什明智地避免了其他国家领导人部分抵制奥运会的行动》。社论说,布什决定出席8月8号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决定引起一些西方国家的关注。不过,布什星期天在日本八国峰会上表示,奥运会是体育赛事,不参加开幕式将毫无疑问地“冒犯”中国人民,也放弃了同中国领导人坦诚对话的机会。布什的决定同英国首相布朗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做法不同,尽管他们没有表明,不出席奥运开幕式是抵制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