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Cover photo
David Deng
Works at 青岛
Lives in 青岛西海岸
17 followers|6,820 views
AboutPostsPhotosVideos

Stream

 
I want to try!!!!!!!!!!
 
Rope swings have changed a lot since you were a kid. 
139 comments on original post
1
Add a comment...

David Deng

Shared publicly  - 
 
 
日本对现代中国最大的启示
 日本,是离我们最近的发达国家。从中国沿海地区坐飞机去日本的时间跟国内航班不会相差太多。但大多数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远远不如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导致中日之间在贸易,能源,领土问题上产生各种摩擦。中国国内也随之弥漫着仇日情绪。仇恨对中国自身的实力增强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在数次抗日游行活动中,让世人看到了对私有财产保护的缺陷。如果愤怒就可以打砸属于别人的日本产品,那么同样暴力活动也可以针对美国产品,英国产品,韩国产品以至中国产品。

从歪曲历史的角度,目前国内流行的各种抗日神剧,比日本教科书问题要严重百倍。那本‌‌“扶桑社‌‌”歪曲历史教科书的学生比例只有0.04%。就引起中韩的轩然大波,如果日本把扭曲的历史节目每天在全国电视屏幕上轮番播放,那肯定不是简单的外交抗议可以解决的。

中国对历史的教育,是一种仇恨教育。从未去过日本的小学生会对日本莫名仇恨。站在日本少数右翼的角度,他们是惧怕生活在这个国土面积是日本26倍的人们是理性守法,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良好自我完善能力的国家。还是惧怕一个毫无理性,有点舆论影响就喜怒无常,经常以暴力对自己国民宣泄对外族负面情绪的国家呢?

其实每个70、80后都应该感谢日本,是日本众多的动画片,给了这代人一个丰富的童年,比起现在为了支持国产动漫一羊独大的可怜00后。丰富的日本动漫撑起了70、80后丰富的童年。更何况到了青少年时期,大量的日本爱情动作片,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跨国生理保健教育普及,并且完全是依赖民间的力量。单单一个日本文化产业,就解决了一代人在两个人生阶段不同的精神文明建设。

日本这个国家,在近十年我一共去了三次,并不算频繁。但每次踏上日本的土地,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冲动。这些年来,我对关于日本的各种资料都充满兴趣,无论是西方白人眼中的《菊与刀》,还是陈伟的《日本商业企业400年》,描写日本传统手工艺人的《留住手艺》,关于日本古代历史的《德川家康》、《丰臣秀吉》。关于古代各种人物生平的电视剧‌‌“大河剧场‌‌”,或是国家地理关于日本武士刀的纪录片,关于日本‌‌“寿司之神‌‌”的纪录片都深深吸引着我。尤其是对我这个电影从来不看二遍的人来说,‌‌“寿司之神‌‌”对我启发非常大,小野二郎在片头的那段话,其实就是人生成功的真谛。这部纪录片

我闲时都会找出来看一遍,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剖析自我的动机,我通过各种方式加深对日本的了解。从潜意识里是在寻找一个答案——是什么造就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让日本一举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而中国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陷入无尽的内耗,以最悲惨的代价,完成一个民族从封建社会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转变?而时至今日,在中国这片土地依然上演着历史循环剧目。中国文明兴衰循环的魔咒至今也不能说被打破。

记得当年在英国留学期间,跟日本同学交流。他问我对他们国家感觉怎么样。我思索了几秒,脱口而出‌‌“干净‌‌”。第一次到日本的人都会对日本的整洁程度所惊叹。我去过几十个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整洁程度上可以与日本比肩。无论是在人口密集的步行街,林中幽静的寺庙,街边拐角处的小拉面馆。地面上都像水洗的一般干净。而这种整洁也表现在日本普通百姓的日常穿戴上。在欧洲旅行其实非常容易分辨是日本人,韩国人,还是中国人。日本人旅行总是穿戴整齐,老太太戴着帽檐很宽的礼帽,手里戴着手套。老先生的衬衣最上边的扣子都会扣戴整齐。大家排队出行,说话总是轻声细语。

民族性格差异

走在日本的大街小巷,表面看到的是干净。背后反映的是日本民族性格里边的高度统一性。日本人性格中具备大海中沙丁鱼群的特点。在自然界中,渺小的个体生物总是通过群居和统一行动的方式增加自己的存活几率。日本这片土地,本身就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产物,自古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也许很自然就会产生对自然的敬畏。那种‌‌“人定胜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观点并不符合日本人的自然价值观。

日本的神道教在我理解是一种泛神论。游走在日本各地都可以看到各行各业的神牌。庖丁在中国人看来就是个手艺利索的屠夫,但在日本肯定就是‌‌“厨神‌‌”。鲁班在中国也就是个手艺高明的木匠,但在日本一定被奉为‌‌“木匠之神‌‌”,中国的茶文化可以追溯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时代,在中国属于‌‌“文化‌‌”范畴的事物传到日本就成了‌‌“神‌‌”成了‌‌“道‌‌”。日本的茶道宣扬‌‌“一期一会。其含义是指一生只见一次,不会有第二次的相会。这种观点也许是来自于佛教中对‌‌”诸行无常‌‌“的领悟,或者是日本自古多地震,人们习惯了生死离别,而产生的一种人生态度。一期一会的态度,让品茶附带上了宗教色彩。经历一个完整的茶道仪式,就好比是一场宗教活动,是对自我精神上的完善和提升。

关于战争

在冷兵器时代,都是以日本失败为结局的战争。而在工业革命时代中国会被日本打的至今都耿耿于怀。在冷兵器时代,战斗工具在个人战斗能力的延伸是极其有限的,人与人在对抗中,力量,个体差异是决定性因素。在扬帆出海的时代,后期补给更是无从说起。无论是丰臣秀吉五十万大军攻打高丽,还是元朝两次出兵日本。基本都是输在了当时的科技无法弥补物理补给距离的挑战上。而读日本战国历史,经常都是记录几百人,几千人械斗。如果用中国历史的战争记录去衡量,基本就属于农闲的时候两村人在争夺水源产生的农民互殴。在冷兵器时代,就算日本武士训练再好,中国派十个手持板砖的农民也把他拍死了。

而工业革命之后,中日之间的这种物理差距就被彻底扭转了。就好比几千人的八国联军,能从广州登陆一路打到北京城,再一把火烧掉皇家园林而没有碰到像样的抵抗一样。当沙丁鱼武装上了工业化的牙齿,集体行为的力量会让沙丁鱼变成食人鱼,短短几分钟就把比自身体积大得多的生物啃剩一副白骨。一个身高1米4的现代武装日本士兵,在战场上和身高1米9 的美国大兵在战斗力上是没有任何差别的。而在冷兵器时代,手短脚短的日本武士,刀再长,够不着敌人也没用。

关于商业

在《日本企业长盛不衰的奥秘》这部纪录片中,全球超过100年以上的企业,日本有3000多家。人类历史上最久远的企业是日本的金刚组,有1400年的历史。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金刚组依附于修建寺庙这种几乎永续的商业模式,也是其经历1400多年流传下来的主要原因。在记录片中,金刚组第39代传人,掏出几本历代先祖流传下来的‌‌”遗言书‌‌“里边对金刚组在历朝历代所经历过的经营困难都做了详细记录,在经营上的心得也对后世已启示。

日本人在中国人看来真是一根筋,这次去日本在一个啤酒厂,出口的指示牌,用几种语言标示出来。但是‌‌”出口‌‌“在日语,繁体汉字,简体汉字里都是一模一样的写法。而在这个指示牌上除了英文和韩语不一样之外,‌‌”出口‌‌“被写了三次。这在我这个中国人看来完全不能理解。但也许正是这种在中国人看来有点傻的一根筋,反而让日本人对先祖的教导,严格遵守到了膜拜的地步,才会让金刚组的木工经验一脉流传历经1400年而不灭。

之前读乔布斯传记的时候,乔布斯对日本人对美学自然的理解也相当敬佩。甚至把带子女去日本京都旅行当成了某种家庭仪式。就像乔布斯自己对苹果产品设计理念的描述‌‌”你并不会因为柜子的背面不会被看到就应付了事‌‌“。金刚组的木匠对自己的工作也表达出‌‌”当几百年后,人们维修寺庙的时候,会感叹道:看当年的木匠活做的多么漂亮‌‌“。在看不到的地方依然一丝不苟,是对工作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而不是草草了事养家糊口的一个手段。

日本把优秀的手工艺人奉为国家宝藏,领取政府特殊津贴,对传统手艺,尤其是个体经营者的尊重,与中国是大不同的。中国从秦朝的商鞅变法开始,推崇的就是一种中央集权制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经常举国之力满足于统治阶层的自我价值诉求。中国这片土地上自古就是多民族混居,文化交融的地方。秦的焚书坑儒是一次成功的通过强权统一思想的运动。但当统治阶层的个人意志与群众意愿相矛盾的时候,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会以文化断裂,财富毁灭,生命涂炭的代价进行历史的轮回。而日本也许本身自然灾害频发,人们对自身的基本生存安全都疲于应付,灾难来了不团结在一起连生存都是问题。根本无暇去思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问题。再加上神道教的保护和泛神论的意识,让日本天皇家族从上古时代一直流传至今没有中断。虽然在历史上大多数时候天皇家族都是没有任何实权的商标式人物,但这更能说明日本人对现实不可抗力妥协的艺术,妥协并不是无能而是一种韧性的体现。法国路易十六缺乏这种韧性,结局就是断头台。英国和日本的皇室都具备这种‌‌”岛国韧性‌‌“所以本国文化得以一脉流传下来。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朝代如果可以渊源流传至今,中国毫无疑问会是世界一等一的强国。

关于吃喝

另外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也是日本的另外一个核心竞争力。文化强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文化产业在本国GDP中的比重,美国文化产业占GDP 21%,日本占GDP 18.6%,中国文化产业占GDP 2.85%。从这个角度中国基本属于‌‌”文盲阶层‌‌“。美国和日本文化方面的强大,离不开对私有财产和版权的保护。在这个IPOD都已经过时的年代,在日本居然还有很大的HMV(音像制品)商店。不少日本人现在都还在通过‌‌”落后‌‌“的DVD等传统多媒体观看电影和各种影片。日本人守规矩在中国人开来到了‌‌”可笑‌‌“的地步。‌‌”聪明‌‌“的中国人在这样的环境一定会把自己喜欢的CD,DVD先购买回家,享受完毕再利用无条件退货的‌‌”漏洞‌‌“一分钱不花的把内容保存在自己的电脑里。结果就是中国自己自己摧毁了自己的文化产业。

在一个人人都在寻找投机取巧的社会里,结果只能是人们只能在相互欺骗中和谐共处。制造服装的人只能使用有毒染色剂向制造有毒食品的人进行‌‌”公平的商品交换‌‌“。听着盗版音乐的人,也只能习惯于几十个电视频道都播放着同样的垃圾节目。‌‌”聪明‌‌“的中国人未尝不是在食用自己种下的恶果。

每次去日本第一件事就是去超市买一只最大包装的牛奶,一路当水喝。在科技领域,也许中国人可以把人送上太空,但是却无法保证小学生喝到放心的牛奶。每次到日本同行的人基本都是日用品购物+大吃大喝。猪肉居然有猪肉的味道,牛肉肯定是牛这种动物的肉。牛奶里是没有塑料的,海鲜里也没有各种保鲜剂。

今年初与同事去冲绳,最后收拾行李的时候,男同事行李里塞满了各种被老婆远程遥控购买的洗衣粉,洗发水,牙膏等日用品。价格除了比中国便宜,更重要的是质量标准高出一大截。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中国人出国还是在抢购牙膏,药品,洗发水什么的。我们这个社会在基础建设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实质上是否真的在进步?为什么日本人习以为常的日用品,在中国人眼里成了稀罕物。而汽车,房子,名牌服装、手袋除了价格便宜一大截,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差别。

关于‌‌”自己‌‌“

作为一个旅行者,每次行走在陌生城市的街头,都希望把印入眼帘的景色收录脑海。无论是古都京都那修剪精致的日式园林,还是在东京街头繁华的霓虹灯下。最终我发现,那真正吸引我的其实并不是异国情调里的风情,而是是隐藏在一草一木和东京街头霓虹灯字间里的‌‌”古汉遗风‌‌“。如果说台湾是民国的延续,香港和澳门是清朝的延续,那么日本这个国家总是在不经意间散发出淡淡的汉唐气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唐代建筑不在中国而在日本的奈良。所谓‌‌”崖山之后无汉室‌‌“。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国人‌‌“这个背负着几千年文明古国的身份认知,在经历了数次文化浩劫之后,还留有几分呢?

难道中国古代绚丽文明就因为蒙古入侵而永久性的停留在了崖山海战的历史时刻?从此之后中华文明三番五次的被外族入侵,统治,残留下来的文化是否早已变了味道。中国古人宋以前的优秀品质,当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继承了多少早已无从考证。而日本这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却把他们从唐宋时期向中国学习的精髓没有断裂的保留了下来。

‌‌”也许中国古人就是这样‌”。在日本我曾经不止一次内心对自己这么说道。是的,也许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做事兢兢业业,对任何事物一丝不苟。再平凡的劳作依然寻求进步的空间。修建的寺庙可以屹立千年,每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都怀有敬畏之心。没有人会为了一己私利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被日本的遣唐使学了去,孕育了日本的文明。如果中国人可以保持客观理性的心态,被日本保留的古汉遗风可以起到反哺中国的作用。日本很好的保留了属于中华文明断流前的精髓。而这应该是日本对现代中国最大的启示。
http://www.botanwang.com/articles/201406/%E6%97%A5%E6%9C%AC%E5%AF%B9%E7%8E%B0%E4%BB%A3%E4%B8%AD%E5%9B%BD%E6%9C%80%E5%A4%A7%E7%9A%84%E5%90%AF%E7%A4%BA.html
作者: 
余晓光
 ·  Translate
27 comments on original post
1
Add a comment...

David Deng

Shared publicly  - 
 
Amazing!
 
Fully autonomous driving has always been the goal of our project, because we think this could improve road safety and help lots of people who can't drive. 

We're now developing prototypes of vehicles that have been designed from the ground up to drive themselves—just push a button and they'll take you where you want to go! We'll use these vehicles to test our software and learn what it will really take to bring this technology into the world. 

Learn more: http://goo.gl/qDUtgq
180 comments on original post
1
Add a comment...

David Deng

Shared publicly  - 
1
Add a comment...
In his circles
37 people
Have him in circles
17 people
Maiira Ashelem's profile photo
Karim G's profile photo
邓华's profile photo
Alberto Jurado's profile photo
gi-ling yu's profile photo
Sara Ananda's profile photo

David Deng

Shared publicly  - 
 
墨写的谎说 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  Translate
 
1989年,17岁的士兵陈光所在的65军奉调进京,实施戒严并清除天安门广场的抗议学生。陈光后来成为一名艺术家。他今年5月被捕,本文记录了他被捕前接受的采访。
 ·  Translate
View original post
1
Add a comment...

David Deng

Shared publicly  - 
 
1
Add a comment...

David Deng

Shared publicly  - 
 
 
男士挑选西装的细节
西装是公认让男人最有型的服装,但它的细节学问也使人眼花撩乱。如何在挑选西装时,用主要细节来修饰身型丶穿出气势与高度呢

领型

标准领(Notched lapel):后领和领片交界处有个三角型缺口,属基本款,适合所有脸型与场合。这三角型缺口也是提升高度的关键。位置越高,人看起来就会越高,有些甚致高到锁骨处。如果位置偏低,例如低至上胸处,就没有增高效果,但高个子可选後者。

剑领(Peaked lapel):下领片的领角呈锐角突起,有时尚感,气势也较强。

丝瓜领(Shawl lapel):燕尾服最常运用此领。

不管哪一种,要注意领片大小是否配合脸型及体型,脸型较大,搭配的领片要较大,反之则要小。而细窄的领片能显瘦,较宽的领片会显得魁梧。但若有搭配领带,和领带的宽度成正比才是比较重要的。

胸袋
想拉长身高,就别选有袋盖的,它会影响垂直视觉。胸袋的位置若高一点,也能拉长身高。而瘦高个子就能选有边饰的胸袋。

腰身
西装的腰身对修饰身型来说,男人应该跟女人一样重视。有腰身的外套并不等於紧身的窄版休闲西装。得体的传统西装,不会紧身却有适当的贴身度,如果又有弧形收腰,那就能为男性塑造出强壮的倒三角体态,同时使人看起来有精神。

扣子
单排3扣:可扣上面两颗或中间那一颗。较不建议矮个子穿,因为领片较短,会影响身高比例。而较高大的,则能以此减少给人的压迫感。

单排双扣:只需扣第一颗。几乎适合各种体型和场合,故较普遍。

单排单扣:可扣可不扣,能扣出漂亮的腰身,适合宴会或派对。

双排扣:常见的是4丶6颗,扣子需全扣上,为正式场合的装束。它能为高瘦个子增加份量,也因有份量又有威严感,因此许多高阶管理者也会穿。但为免让肚子看起来变大,以四颗扣子为例,最好选正方型排列而非梯型。

说到威严感,有些管理者也喜欢穿3件式西装,来增添气势。而这也是高瘦个子所适合的穿法。穿3件式西装时,背心的扣子需全扣上。

下摆
一般来说,下摆要盖到臀部下缘,使上丶下半身的比例为1 : 1。但若想拉长身型,可露出臀部的1/3。从正面看,下摆从扣子呈倒V状展开时,在不露出衬衫的前提下,若能露出更多下半身,也能拉长身高。

西装裤
若臀部较丰腴,可选有打折的西装裤,两侧口袋的对称绉折,能遮掩腹部,修饰下半身线条。

购买时的注意事项
西装要到哪买才好?如果不是订制西装,那麽建以到款示丶牌子较齐全的店面,如百货公司或西服专卖店,在那里可以尽量挑尽量试,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西装为止。

除了上述的挑选细节,在试穿时,还要注意几处:

将扣子都扣上,检查肩膀是否有吻合。
抬起手臂再放下并弯弯手肘,看是否有紧绷感。
做些伸展动作,看看是否有背中太紧,或线绷着丶太松等问题。
检查西装的做工,看上袖处有无皱褶丶口袋两条开线条是否一致。若纹路为条纹或格子,要看两边的纹路有没有相对。
双手垂下後,注意西装的袖子有无过长或短,因为衬衫的袖长一定要超过西装袖子1至1.5公分,才是兼顾美观与礼貌。
http://www.botanwang.com/articles/201402/%E7%94%B7%E5%A3%AB%E6%8C%91%E9%80%89%E8%A5%BF%E8%A3%85%E7%9A%84%E7%BB%86%E8%8A%82.html
来源: 
Inlife映生活
作者: 
David Yeh
http://www.web-inlife.com/?q=node/47
 ·  Translate
View original post
1
Add a comment...
People
In his circles
37 people
Have him in circles
17 people
Maiira Ashelem's profile photo
Karim G's profile photo
邓华's profile photo
Alberto Jurado's profile photo
gi-ling yu's profile photo
Sara Ananda's profile photo
Work
Occupation
贸易
Employment
  • 青岛
    present
Basic Information
Gender
Male
Story
Introduction
混不吝。
Places
Map of the places this user has livedMap of the places this user has livedMap of the places this user has lived
Currently
青岛西海岸
Links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