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Home Search Health Topics A-Z
peer-reviewed.gif (582 bytes)
eid_header.gif (2942 bytes)
Chinese Translations

Vol. 11, No. 12
December 2005

 

EID Home | Ahead of Print | Past Issues | EID Search | Contact Us | Announcements | Suggested Citation | Submit Manuscript

To properly view this page you must download and install the Chinese (Basic) character set from your browser's manufacturer (www.netscape.com, www.microsoft.com, etc.).


Volume 11, Number 12 Abstracts
December, 2005


多方协作,共同抗击人兽共患病

Marano N, Arguin P, Pappaioanou M, King L

2004年12月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杂志出版了第一期人兽共患病的专刊,在那期的专刊里,我们对世界范围的那些能促使人兽共患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评述。这些因素包括人口的迅速增长、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全球天气变化、以及自然界中人类和动物的频繁活动等。如今这些因素仍不断影响人类生活,促使各地不断出现各种人兽共患病。这一期是关于人兽共患病专刊的第二期,主题内容是探讨这些疾病的发生频率、特征和流行特点以及被人们关注的程度。

Torrey 和Yolken在"地球的动物:动物、人类和疾病"一书中曾指出:长期以来国内外的公共卫生组织很少与动物的卫生机构进行协调,也很少有人为这两个领域的沟通作过努力。书中建议,只有通过协作才能有效的抗击各种人兽共患病的威胁。过去一年合作的实践证明:通过公共卫生组织与动物卫生机构共同协作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能对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的动物源性疾病作出早期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年来,全球遭受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东南亚的海啸,北美的飓风,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地震。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人类社会的脆弱,在面临挑战时,要共同协作有效的预防疾病,确保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在美国,针对自然灾害后将引发人兽共患病,地方、州政府和CDC联合起来与那些非政府机构共同努力,加强检测系统管理,以便尽早对啮齿类动物源性疾病、昆虫媒介类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Ӎ

在这些灾害中,人类对动物界涉及到的所有范围进行了检测,包括了野生动物、动物园内捕获到的动物、家禽和牲畜 等,并对那些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接连报告禽流感H5N1正从亚洲西南部向欧洲东部传播,科学家们担心该病毒会通过家禽、动物管理和鸟类迁徙等途径迅速的进行跨区域的传播。在动物园已检测到大肠埃希杆菌;在器官移植时淋巴细胞的脉络丛脑膜炎(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和西尼罗病毒也被传播;啮齿动物宠物中发现沙门氏菌的踪迹等;而威斯康星州的年轻妇女患狂犬病后存活下来也得到了证实。

在本期专刊的文章,大量反映了已知的新出现的和再肆虐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的研究,如狂犬病毒属的(lyssavirus)、汉滩病毒,裂谷热、抗药金黄葡萄球菌、棘球绦虫、诺如病毒(norovirus)、尼帕病毒和巴尔通体等,还有关于尚未被意识到但可能已经向人类传播的病原体:如犬流感、海豹温热病毒。

对这些疾病的出现我们将如何作出反应呢?必须协作起来结成联盟共同对抗!2005年这个问题已经多次摆在我们面前,眼下是最关键的时期,野生动物组织、畜牧业和公共卫生组织应当在第一时间就要协同作战。制定出对高致病野生鸟类禽流感的监测方案,并在监测过程中提供安全操作指导,还相应地制定出东南亚禽流感综合治理的方案。这样的合作促进了东南亚地区有效地监测高致病禽流感H5N1和收集人和鸟类标本、也更充分利用了用于调查的设备并进行综合评估,与企业协作,有效进行宠物管理。

然而,我们在这方面需要各个学科的更多的合作研究,以鉴定人兽共患病病因、以及引起发病的客观因素等探索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这种合作对于禽流感的研究尤为重要,因为目前禽流感无论对于人和对动物而言,都是性命悠关的大事。

2006年是我们期待公共卫生组织、动物卫生组织进行更有力和更牢固的协作的一年。2006年3月,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在亚特兰大联合召开人兽共患病国际会议。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已经走到一起了,让我们全力以赴继续朝着加强协作这个方向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人兽共患病。在保护和促进人类和动物界的健康方面,我们一定会取得成功。相信这本专刊也将会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编辑部 黄 丰 摘译)

P1842 新出现或再出现病原体所侵袭的宿主范围// Mark E.J. Woolhous和 Sonya Gowtage-Sequeria

一份最新的文献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已知侵扰人类的病原体有1407种,其中58%是人兽共患性的。在所有1407种病原体中,目前认为177种是新出现或再出现的,人兽共患性的病原体较非人兽共患性的病原体更有可能属于新出现或再出现的病原体之列。新出现或再出现的病原体虽然与某特定的非人类的宿主不存在明显的相关,但是一般而言,它们具有更为广泛的宿主种类。新出现或再出现的人兽共患病的发生有一系列的促成因素,但是最常提及影响因素包括在土地的使用、农业生产、社会和人口学等方面的变化。虽然人兽共患性病原体确实是最有可能引起新出现或再出现传染性疾病,但是能够引起人群大流行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表. 促成侵袭人类病原体新出现或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


排序*

因素


1

土地用途或农业生产实践的改变

2

人群人口学情况和社会状况的变化

3

人群健康状况 (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营养不良)

4

医院和医疗操作

5

病原体变异(如出现抗生素耐药、毒力增强)

6

食物或水源被污染

7

国际旅行

8

公共卫生项目的失败

9

国际贸易

10

气候变化


*根据受影响病原体种类的数量从多到少排序

P1874 猪诺如病毒(Noroviruses)与人诺如病毒之间存有关联// Qiu-Hong Wang,* Myung Guk

Han,* Sonia Cheetham等

日本、欧洲分别报告从成年猪中检测到诺如病毒2型RNA,虽然美国尚未从猪中检出针对诺如病毒2型特异性的抗体,尚未进行诺如病毒2型RNA的检测,但这已引起人们对诺如病毒从猪到人群之间的兽与人间传播这个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为了检测猪的诺如病毒的存在情况、进一步研究其基因的多样性以及探讨猪诺如病毒与人类诺如病毒之间的关系,本文作者应用反转录PCR筛查了美国成年健康猪粪便标本275份。结果:6份标本猪诺如病毒RNA阳性,随后基因序列分析了其中5份诺如病毒3�端RNA 3kb扩增产物,结果其中3份基因型别属于GII型、1份为潜在的基因重组型、1份基因特性和抗原特性与人诺如病毒相关联。以上结果引起人们对于成年猪的亚临床感染是否可能成为人新型诺如病毒的储存宿主或者猪/人GII型诺如病毒的重组株是否会出现等问题的关注。

Figure 4.

图4 猪诺如病毒免疫电镜图象。猪接种QW101样诺如病毒5天后,稀释的肠道内容物与另一只接种病毒后处于恢复期的猪的血清孵育,采用3%磷钨酸负染。 箭头所示为之处可见成团的诺如病毒样颗粒。

P1931 短尾猴感染了五日热巴通体//Laurie G. O'Rourke,* Christian Pitulle,� Barbara C. Hegarty等

本文报告一例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自然感染五日热巴通体(B. quintana)的个案。作者对一只捕获后人工饲养的短尾猴(cynomolgus monkey)的红细胞和外周血细胞培养克隆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手段进行DNA扩增,随后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发现了一株新的五日热巴通体(Bartonella quintana)

Figure 1.

图1. 外周血涂片,瑞氏染色,1000倍(油镜)。A)圆形的红细胞内有可疑的胞内微生物;B) 可疑的微生物侵袭红细胞细胞膜; C) 小红细胞带有针刺状的脱色区; D) 红细胞边缘有一处浓度不显,似一个缺口; E) 异形红细胞带有穿刺状的脱色区,同时有可疑的微生物侵袭胞膜;F) 箭头处可见聚集成群的多染色性红细胞和可疑的胞内微生物。

Figure 2.

图2. A) 外周血电子显微镜扫描;B) 外周血透射电镜扫描;a 细胞膜内陷; b 圆形红细胞和异形的红细胞;� c 为红细胞内有空泡样包裹着的可疑微生物

P1935 Passatempo Virus, 牛痘病毒株,巴西// Juliana A. Leite,* Bet�nia P. Drumond,* Giliane S. Trindade等

在一次爆发的人兽共患病中分离出病毒(Passatempo virus)。经随后的生物学特点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包括血球凝集、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牛痘生长因子基因等,提示这起爆发系由牛痘病毒Passatempo virus株感染所致,说明牛痘病毒再次在巴西出现,并流传着。分子学多样性研究还表明,该株病毒(Passatempo virus)不同与以往的其他分离株。

Figure 1.

图 1. 病毒感染引起的皮损,其中图片1和2 奶牛乳头的溃疡性皮损;图片3 继发感染引起的乳腺炎;图片4和5是牛犊鼻部和口腔的皮损;图片6 农场挤奶工的皮损。

P1958 人感染戊型肝炎病毒源于食用野猪肉// Tian-Cheng Li,* Katsumi Chijiwa,� Nobuyuki Sera等

本文作者调查了一例人食用野猪肉后发生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例。从该病人的血清、从野猪肉中均检出基因 III 型的戊型肝炎病毒RNA。本文的发现为人兽共患病戊型肝炎病毒从野猪到人食源途径感染理论提供直接证据。

Figure.

图. 以禽戊型肝炎病毒(HEV)作为外类群构建HEV系统进化树。利用邻位相连法对核苷酸序列的整个开放读码框2进行分析。节点值所示为1000次重复的结果,本研究中分析的2个核酸序列用黑体表示,左上方水平标尺表示的是每个位点核苷酸替换数值。


EID Home | Top of Page | Ahead-of-Print | Past Issues | Suggested Citation | EID Search | Contact Us | Accessibility | Privacy Policy Notice | CDC Home | CDC Search | Health Topics A-Z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Journal
National 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ontact Us EID Search Past Issues Upcoming Issues Expedited Current Issue EID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