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Home Search Health Topics A-Z
peer-reviewed.gif (582 bytes)
eid_header.gif (2942 bytes)
Chinese Translations

Vol. 11, No. 8
August 2005

 

EID Home | Ahead of Print | Past Issues | EID Search | Contact Us | Announcements | Suggested Citation | Submit Manuscript

To properly view this page you must download and install the Chinese (Basic) character set from your browser's manufacturer (www.netscape.com, www.microsoft.com, etc.).


Volume 11, Number 8 Abstracts
August, 2005


P1186 尼泊尔爆发的A型流感(H3N2)//Luke T. Daum 等

2004年7月在尼泊尔东南部的三个不丹难民营中爆发了A型流感(H3N2)。血球凝集抑制实验表明,这次爆发的病毒约有40%具有独特的抗原性,与来自于A/Wyoming/3/03疫苗株不同。

与A/Wyoming/3/2003疫苗株相比,分离出的26个病毒株中大多数与其有4个氨基酸的差别。4个替代的氨基酸都位于已知的抗体结合位点,或与其吡邻。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病毒分离株在血凝素分子145位赖氨酸被天冬氨酸替代(K145N),因为145位处于糖基化位点,并且与抗体结合部位吡邻。H3N2病毒持续的从疫苗株中漂移,并在2005-2006流感活动季节有可能成为优势病毒株。因此,2005-2006北半球流感疫苗株换成了A/California/7/2004,一种从这次尼泊尔流感爆发中分离到的有着4个氨基酸突变的病毒。

在2003-2004流感活动季节,由于具有独特抗原的A型流感(H3N2)Fujian-样病毒的广泛传播,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些病毒首先出现在2002-2003流感活动季节晚期,并且作为优势流行病毒株持续到2003-2004流感活动季节,替代了A/Panama/2007/99-样H3N2病毒。

在2003-2004年国防部进行分类的172个H3N2病毒中,只有一种分离株(来自于泰国)属于A/Panama-样种系。2003年2月,WHO改变了H3N2的组成以应对20042005流感活动季节Fujian-样病毒的广泛传播。每年换代的三价疫苗包括从H3N2,H1N1和B型流感病毒中获得的血凝素(HA)表面糖蛋白成分。

流感病毒HA蛋白的HA1片段是进化最迅速的基因产物,并且在病毒装配和逃避适应性免疫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过去的研究表明,HA1多肽的5个抗原位点是抗体能够结合的位点。

另外,一些研究还表明,与HA蛋白中特定氨基酸相应的免疫显性编码氨基酸与具有不同抗原的流感病毒多样性有着直接的联系。

2004年7月在尼泊尔东南部的三个不丹难民营中爆发了A型流感(H3N2)。为了阐明H3N2爆发的分子机制,我们进行了一个HA蛋白中HA1区域的分子分析。在这个报告中,我们描述了从非流行季爆发的A型流感(H3N2)中分离病毒株的流行病和分子方面的问题。

Figure 2.

图3 HA1的三维结构顶视图,A)典型的流感病毒A/Nepal/1648/04,B)流感病毒疫苗株A/Wyoming/3/03。尼泊尔流感爆发分离出的26个病毒株中大多数(24/26)在145位点处都有一个赖氨酸对天冬氨酸的替代(见显示的黄色部分)(K145N)。紫红色部分是226和227位残基;桔黄色为189位残基;绿色为155和156位残基;黄色为145位残基。通过运用各自的MOLMOL氨基酸序列组成了血凝素分子。A/Nepal/1648/04可以通过GenBank查到并利用,其登记号为No.AY945264。

(董 珂� 译)

P1274法国绵羊饲料与羊瘙痒病//S. Philippe等

羊瘙痒病是在小反刍动物之间传播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尽管过去未将羊瘙痒病归为人兽共患病,但是牛海绵状脑病的出现及能传染给人并通过实验传染给羊,表明小型反刍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有传染给人的危险。为了确定羊瘙痒病相互传染的危险因素,法国在1999-2000年做了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小组对94例病例和350个对照群进行了地域和主要品种的配对并提出了3个主要的假设:羊群之间直接接触;通过环境间接接触和食物传播。考虑羊群规模作为离散值,运用含互补双对数关联函数的校正后的广义线性模型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发现用特有的浓缩剂和牛奶代替品有明显的危险性。饲料厂商之间危险度不同。而羊群之间的接触不是危险因素。

羊瘙痒病是可以感染绵羊和山羊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人患该病称为克-雅病(CJD),而牛患该病称为牛海绵样脑病(BSE)。在自然条件下羊瘙痒病有传染性。尽管羊瘙痒病主要由遗传决定,但也需要传染源才能发病。羊瘙痒病已经被发现了几个世纪,并可能是牛海绵状脑病的起源,尽管这种假设并没有被证实。该病能在实验室使绵羊和山羊感染,而且和自然发病的羊瘙痒病无法区别。因为牛海绵状脑病和变异的人克-雅病发生有关系,小反刍动物中牛海绵状脑病的存在对人的健康构成了威胁。羊瘙痒病对公共卫生构成了挑战,必须阻止该病传播。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清楚该病在绵羊中传播的危险因素。当羊感染羊瘙痒病后,感染因子广泛分布于患病绵羊体内,特别是肠相关淋巴样组织和胎盘被认为是传染该病的重要因素并可以污染环境。因为饲料是牛海绵状脑病主要的污染源,也可以认为饲料是羊瘙痒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在法国对感染和未感染羊瘙痒病羊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期望能找出羊群之间相互传播的危险因素并对假定的几个危险因子从高到低进行危险性评价。 (李萍译)

p1283路邓葡萄球菌(S. lugdunensis)引起的起搏器相关感染//H.Seifert 等

我们报导首例起搏器相关的路邓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体经血液感染。患者表现为期10个月的周期性与起搏器相关的经血液感染,期间临床症状和微生物检测结果反复而不典型,甚至延长的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过去十年,路邓葡萄球菌成为一种社区和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该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为脓肿、脑膜炎、脑室腹膜感染、脊柱炎、关节感染、输尿管菌血症以及心内膜炎。路邓葡萄球菌感染往往是突发的,类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而不同于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感染。另外,该菌常被误认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因其形态上表现为黄色色素沉着,血平板培养时呈现完全溶血。

小菌落变异体主要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人们对其更加重视是由于其感染的预后不同:或恢复,或引起持续/复发感染。小菌落变异体是一生长缓慢的亚群,其一共同特征是电子传递的改变。小菌落变异体的代时达到常规代谢菌落代时的10倍,使小菌落常常在培养后48到72小时仍不可见。因此,在临床实验室进行正确鉴定和耐药性检测是困难的,这导致其感染易被误诊而使治疗失败。绝大多数小菌落变异体研究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几乎没有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体的相关研究。最近,报导了两例表皮葡萄球菌和头状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体引起的血液感染,感染均和异物有关,如起搏器的植入。

我们报导首例由路邓葡萄球菌小菌落变异体和其他菌落变异体引起的器械相关的血液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该感染也见于起搏器植入之后。

图1�绵羊血琼脂平板(A-E)和部分放大(a-e):37度过夜培养后,显示回复自血培养基和起搏器感染患者的路邓葡萄球菌在血培养基的不同菌落形态。平板A-D/a-d显示路邓葡萄球菌菌落的正常形态:直径0.8-2.5mm,奶油色(A/a)或黄色(B-D/b-d)色素沉着;中重度(B/b)、轻度(C-D/c-d)或无(A/a)溶血;平板E/e显示小菌落变异体特点为小(微小)、无色素沉着、无溶血。

(李擎天� 译)

p1294尿液中西尼罗病毒(WNV)的检测//J.H.Tonry等

本文报道了用RT-PCR技术从发病8天的脑炎病人的尿液中检测出WNV RNA。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法证明此病毒的PCR产物与WNV NY 2000-crow3356株 的相似性大于99%.

WNV是蚊传播病毒,属于黄病毒科日本乙型脑炎血清复合群。病人患病初期症状为发热、肌痛,有轻微的、可以自愈的类登革热病症状。少部分病人,主要是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会发展为更严重的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炎和脑膜炎。在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中,这些病人的死亡率平均为10%。对于那些幸存者,也可能会有长期的神经后遗症。由于WNV是一种嗜神经病毒,所以其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而WNV对其他器官的致病机制还不是很了解。对WNV在鸟、狗及啮齿类动物中的研究表明,肾是WNV的一个主要繁殖器官。通过试验,进一步在感染WNV1到52天的鼠的尿液中分离到了WNV。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探讨WNV感染后,人的尿液是否有WNV的分布。就我们所知,这是首次在脑炎患者的尿液中检测到WNV的RNA。

          

 

运用最大似然法树以衣壳蛋白基因/prM(356bp)为基因节点显示西尼罗河病毒(WNV)尿样亚利桑那州JW 2004株(斜体和下标)与目前已公布的WNV株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样本按地区、株及分离时间进行编号。地区包括法国、Kunjin (Kunj)、罗马尼亚、俄罗斯(Russ)、突尼斯、乌干达、伏尔加格勒、俄罗斯(Vlgd)、美国纽约、德克萨斯州、新泽西州、马里兰州、康涅狄格州。各节点之上和之下的数值分别为自引导值(1000个距离邻接矩阵使用最大似然法进化模型方法重复)和贝叶斯后续概率(马尔科夫链的蒙特卡罗方法用2000-tree burn-in抽样验证4链长2 × 106,取样频率100)。(秦金红译)

P1225人类冠状病毒NL63,法国//Astrid Vabret 等

人类冠状病毒NL63(简写HCoV-NL63)首次在荷兰被鉴定,但在法国还没有该病毒流行的相关研究报道。我们对被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住院儿童进行了HcoV-NL63感染的研究。从2002年11月到2003年4月,我们对300个呼吸道标本进行HcoV-NL63检测发现,其中28例阳性(9.3%)。阳性率在二月最高(18%)。HcoV-NL63感染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61%),鼻炎(28%),细支气管炎(39%),消化不良(33%),耳炎(28%),咽炎(22%)和结膜炎(17%)。我们还对刺突蛋白的基因片段测序,以确定正流行的HcoV-NL63的变异情况。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在法国,同时流行的病毒株带有不同的遗传标记。

人类冠状病毒(HCoVs)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首次被报道;它们主要引起呼吸道疾病,也可引起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HCoV-229E和HCoV-OC43是HcoVs的两个代表株,分别属于抗原群1 和 2。在2003年,由于因一种新的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出现,使人类冠状病毒得到了全球的关注。随着对这些病毒研究的增多,2004年又发现了另外两种人类冠状病毒,分别是在荷兰发现的HCoVNL63及最近在中国发现的CoV-HKU1。2004年三月,van der Hoek 等从一个因细支气管炎,结膜炎和发热住院的7个月儿童的鼻咽部提取物中分离到HCoV-NL63。一个月后,Fouchier等报道在1988年4月患有肺炎的儿童的鼻拭子中分离到同样的病毒。系统进化分析显示HCoVNL63是一种新的冠状病毒群1,与HCoV-229E关系最近。澳大利亚,日本和加拿大已经将部分HCoV-NL63序列上传到GenBank数据库,说明这种病毒在全球分布。在荷兰进行的两个回顾性调查研究发现了从2000年11月到2003年二月新增的11个HCoVNL63阳性标本。从2002年11月到2003年4月,在卡昂,我们对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儿童检测HCoV-NL63,描述了该病毒感染后的相关症状,同时还检测了当地病毒株以研究遗传变异性。另外,我们对用于分析典型的冠状病毒的多重RT-PCR技术检测人类冠状病毒进行了评估(SARS-CoV除外)。

图 3. A) 从法国分离得到的12株人类冠状病毒(HCoV)-NL63的部分刺突蛋白基因(523bp片段)的系统进化分析。构建的进化树包含了两个代表株NL63-Amsterdam1和NL-AY518894。HCoV-229E作为参照。A) 用ClustalX1.83软件进行核酸序列比对显示自引导值>70。B) 预测的氨基酸序列;自引导值>50。(徐静译)

P1174西尼罗病毒感染后的病原学、病理学及临床表现

//Edward B. Hayes, James J. Sejvar, Sherif R. Zaki, 等

西尼罗病毒(WNV)可导致发热、流行性脑膜炎、脑炎及弛缓性麻痹等。该病毒于1999年首次在纽约发现,到2004年为止,在美国报道的WNV病病例已达16,000。在过去5年里,对WNV病的研究进展很快。这里着重介绍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此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征。这些结果对将来在诊断、治疗以及通过制备疫苗来预防此病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

自从西尼罗病毒于1999年在纽约的一次脑炎爆发中被首次发现后,便以很快的速度在西方传播,据报道,北美感染的病例大于16,000,其中死亡人数大于660。对疾病征兆、症状及发病机理的研究在过去的5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WNV感染导致的弛缓性麻痹病例的诊断数量也有了显著增加,另外,对预后及可能的治疗方法的研究也逐步开展。对于西尼罗病毒的遗传性变异已有了一定认识,并将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目前,我们对WNV病的病理学特征和致病机理的了解比以往更加全面。多种方案正被用于研制有效疫苗预防WNV病。本文着重介绍一些最新的研究结果,包括此病毒的病原学特性、人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病理学特征及WNV病的预后等。对WNV病的不断了解有利于我们将来在诊断、治疗以及疫苗制备等方面的研究。(钟怡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郭晓奎校)


EID Home | Top of Page | Ahead-of-Print | Past Issues | Suggested Citation | EID Search | Contact Us | Accessibility | Privacy Policy Notice | CDC Home | CDC Search | Health Topics A-Z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Journal
National 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ontact Us EID Search Past Issues Upcoming Issues Expedited Current Issue EID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