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猶太人大屠杀百科全书
反犹暴动
Pogrom(反犹暴动)是一个俄语词,表示攻击或暴乱。这个词的历史含义是:俄罗斯帝国或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当地居民对犹太人的暴力袭击。在现代,对犹太人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不满,以及一些基督教徒在宗教方面的反犹太传统,都成为这些暴力事件(由仇恨所引发)的托辞。

在独裁的俄罗斯帝国,基督教徒在 1881 年到 1917 年之间掀起了反犹暴动的浪潮。反犹太暴乱由当地政府和警方组织和支持,强暴和杀害犹太难民并掠夺其财产。1917 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后的国内战争期间(1918 年到 1920 年),在波兰东部的乌克兰地区,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在反犹暴动中被杀害。

纳粹认为这种暴乱“毫无秩序”可言,1933 年纳粹党在德国掌权以后,阿道夫·希特勒不鼓励进行此类暴乱。Kristallnacht(“碎玻璃之夜”),在这个夜晚发生的大暴乱(包括 1938 年 11 月 9 日到 10 日全德国的犹太教会堂被焚烧)是第一波针对德国犹太社区的聚众暴乱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行动队(德国移动杀人团队)在占领的波兰和苏联境内大肆屠杀犹太社区成员,纳粹警官在 Bialystok、Kovno、Lvov 和 Riga 等城镇鼓动市民暴动(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发性)。1941 年,在罗马尼亚雅西 (Iasi) 的反犹暴动中,至少有 8,000 犹太人惨遭杀害,法西斯军阀独裁者支持了这次暴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犹太暴乱仍在继续。1946 年,波兰的凯尔采 (Kielce) 发生了反犹暴动。当地居民袭击了犹太人,因为有谣言说犹太人使用基督教儿童的血进行祭祀活动。在这次暴乱中,有 42 个犹太人被杀,约 55 人受伤,而此时大屠杀结束才仅仅一年。

凯尔采的反犹暴动,是促使成百上千在大屠杀中幸存的犹太人大规模迁移的一个因素。这次迁移被称为“Brihah”,东欧的波兰和其他国家的犹太人迁移到盟军占领的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的“难民营”。对暴力屠杀的恐惧是导致绝大多数犹太人离开战后欧洲的一大原因。

Copyright ©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Washington,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