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简体版 | 繁體版 | 纯文本版
中文检索

中国统计系统面临挑战(1)


Nov 19, 2005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增强的重要性,也促使它需要向外界提供大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但是中国国家统计系统提供的数据却时常遭到分析人士的质疑。国际经济组织的学者认为,改革中的中国统计系统还没能全面反映出已经过重新洗牌的经济结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一个题为“中国的管理”项目中,对中国全国统计系统做了分析。它在不久前发布的“2005年中国经济调查报告”中收集的与中国企业相关的数据也成为分析中国统计系统现状的佐证。

经合组织统计局统计长奇奥瓦尼尼10月28号在华盛顿的一个讲座中通过对该组织有关中国经济的数据和由中国统计系统发布的数据进行对比,探讨了还在演进和改革进程中的中国统计系统的长处和劣势。

奇奥瓦尼尼曾多次代表意大利政府以及他目前任职的经合组织参与同中国在经贸方面的合作。他说,如果不尽可能频繁地到中国旅行考察,外人很难认识到日益变化的中国的真实状况。

*统计改革跟不上经济前进步伐*

奇奥瓦尼尼看到,大约在50年前依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统计系统在经历文革的破坏后又在中国经济改革迅速积攒起来的能量推动下开始逐步向公开和透明的方向发展。

奇奥瓦尼尼对从文革后开始的中国统计系统演变轨迹的回顾,给人的印象是它并没有象中国整体经济那样一直在以巨幅步伐前进,看起来起步相对要晚的统计系统的实质性改革,还没有足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出令人目不暇接的经济结构上的发展和变革。

中国在走出文革劫难后,在1982年时出版了第一部统计年鉴。90年代初,中国统计系统引入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并且在92年建立了第一个统计网站,而中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直到大约6年前才建立起基于因特网的统计网络系统。中国也是从90年代初开始决定要放弃原来采用的物流统计方法,改用国际通用的国民经济核算方式。

在奇奥瓦尼尼看来,中国统计系统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动作是在2002年开始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通用数据标准。奇奥瓦尼尼说,这样一来中国在统计数据的发布上就需要更为透明。

中国2003年进行的统计改革,开始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框架,开发经济统计系统。此外,中国还打算修改法律,加强国家统计局的监管职能,发展统计服务,为数据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奇奥瓦尼尼说,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统计文化:“这在中国统计文化中是个重要转变。统计过去在中国被当作是为政府服务的工具。现在,至少部份上已经把重心转向外界用户。中国有着非常高的外国直接投资率,并且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合作关系。因此,对中国来说,统计数据的透明度是非常重要的。”

*统计系统人员素质不错*

奇奥瓦尼尼认为中国统计系统的人员素质不错,在7万2千多名统计工作人员中,只有2万6千人左右是非职业统计工作从业者。此外,从结构上看,作为整体系统最上端的监管机构的规模相对很小,国家统计局只有1000多名职员。而大量的统计从业者是广泛分布在地方和基层的调查队伍。

统计系统的改革也改变了国家统计局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央机构过去长期依靠地方政府报告统计数据,也被认为是导致统计数据因为政治因素遭到歪曲的重要原因。奇奥瓦尼尼说,这个改革已经触及到原有体制中的固疾:“改革正在积极地改变现有的模式,使国家统计局拥有更多的权力,减少地方当局对数据收集进行间接干预。国家统计局可以进行更多的全国范围的调查。它不再只负责统计全国范围的生产总值调查,也开始将地方产值数据收集核算收归负责范围。”

但是,要改变原有系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中国的统计系统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和挑战。

 

emailme.gif 把这篇文章电邮给您的朋友。
printerfriendly.gif 打印此页
  今日要闻
美股反跌为升 油价跌破7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