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傳媒在環境保護中的角色

天津人民廣播電台記者 孫艷君

近二、三十年來,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工業迅速發展和資源日益耗竭,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漸趨惡化。保護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成為一項需要全人類共同參与的系統工程。在中國,目前正以歷史上最脆弱的生態系統,承受著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經濟發展壓力,環境問題尤為突出。弘揚綠色文明,倡導綠色觀念,确立綠色倫理,已經成為一項迫切而艱巨的文化工程,大眾傳媒在參与這項工程中應該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目前,中國環境新聞面對的大環境不錯,中國政府把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列為基本國策,給了媒体一個很好的環保空間,使媒体在環保宣傳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比如已經出現由國家環保局、林業局等政府部門主辦的環保專業性的報紙、雜志,但問題在于受眾面還不夠廣,專業人士和本系統內的會去訂閱,而一般民眾訂閱的則較少。受眾覆蓋面更為廣泛的廣播、電視、綜合性報紙、刊物、因特网等傳媒,近年來環保內容日益見多,還會在每年的一定時期內,出現比較集中、有一定規模的環保報道。比如由國家有關部門聯合組織的“中華環保世紀行”,每年都組織眾多媒体的記者就一主題(黃河行、長江行之類)進行一段時間的集中采訪報道,有一定的力度,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可能會造成眾口一詞,個性化強的獨家報道不多。而平時,眾多媒体對環境的報道相對于其它內容,要弱得多。環保意識較強一些的電視台,也只是在播放一些“人与自然”、“發現探索”節目,有固定的環保欄目和專欄的媒体為數不算多。

考察中國媒体的現狀,可以說,眾多的媒体已經意識到環保是個新熱點,也開始有不少記者活躍在環境新聞領域。但我認為:中國綜合性大眾傳媒對環境新聞的報道還不到位。原因在于:

在這樣的情況下,探索中國大眾傳媒在環境保護中的角色定位尤為必要。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天津電台創辦了環保專題節目——《綠色地球村》,以“播种綠色希望,關注人類未來”為宗旨,意在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廣泛傳播環保知識,呼喚綠色意識,弘揚綠色文明。

經過几年的實踐,我認為大眾傳媒在環境保護方面,應該充當播种机、催化劑和先鋒隊的角色。

首先,大眾傳媒應該是綠色理念的播种机。人類早已經意識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只有一個家園,所以“學會明智地管理地球已成為一項緊迫的任務,人類必須擔負起地球管理員的責任。”(《只有一個地球》前言)必備的環保知識,較高的環境意識,是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前提條件;因此,大眾傳媒應該盡量多地向廣大受眾傳播綠色資訊,普及環保知識,讓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共識。大眾傳媒要當好綠色播种机,播撒綠色的种子,才有可能收獲綠色的明天。在《綠色地球村》節目中,開設了《綠色信息》、《漫步地球村》、《綠色知識卡》、《每日一題》、《綠色擂台》等欄目,向听眾傳播國際、國內的環保資訊和環保知識。另外,還有《環境警鐘》欄目,向听眾及時報告本市的生態環境狀況,加強听眾對環境的危机感和緊迫感,滿足了听眾求知、求新、參与的愿望,潛移默化地提高听眾的環保素質。

其次,大眾傳媒要扮演好催化劑的角色。保護環境,實施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制度上、政策上的保証和法律的約束,更要運用環境道德的規范和原則來調節人們的行為,以人類發自于內心的自覺意識來保証人与環境的協調發展。大眾傳媒要善于扮演催化劑的角色,催促和喚醒一般民眾的環保意識,發揮輿論的監督和導向作用,引導公眾積极參与環境保護。不僅要監督和曝光破坏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還要善于向受眾傳達對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對環境危机的憂慮,從而喚醒人們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出于這方面的思考,《綠色地球村》節目開設了《環境論壇》、《綠色沙龍》、《環境監督熱線》、《環保金點子》等欄目,讓公眾為環境獻言獻策,進行環境監督,維護自身環境權益。

第三,大眾傳媒要做保護環境的先鋒隊。環境宣傳只有与保護環境的具体行動結合起來,才能產生出真正的效果。因此大眾媒体應該率先垂范,實踐綠色行動宣言。我們《綠色地球村》節目的編播人員,一方面經常向听眾介紹“綠色發燒友”的故事,用環保英雄、環境衛士的事跡激發公眾參与環保的熱情;另一方面則是經常組織听眾開展環保公益活動。如組織中小學生撿拾白色垃圾,回收廢舊電池;組織大學生護樹植樹,護水淨水;組織組織市民考察垃圾圍城現狀,開展環保金點子行動,為保護環境獻計策等等......讓听眾在這些環保活動中加深對保護環境的認識,提高保護環境的自覺性。2001年2月16日,以《綠色地球村》節目的听眾為基礎,成立了由社會各方面人士共同參与的民間環保組織——天津“綠色之友”。這是天津市第一個民間環保組織,以“倡導綠色文明,實踐綠色行動,追求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攜手共建美好和諧的綠色家園”為宗旨。它的成立,標志著天津市公眾參与環境保護事業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在這里我想說,雖然天津電台的《綠色地球村》節目在這些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和努力,但相對于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而言,還只能說是剛剛邁出了第一步,中國為數眾多的大眾媒体在環境保護中所應擔當的角色還沒有完全到位。因此,在這里,我特別希望能得到國際傳媒界同仁的指導和幫助,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机會加強同行間的交流与合作。環境記者整体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全球的環境保護事業,有利于地球可持續發展的明天。


Table of Contents Simplified Chinese English version

Last Updated: June 9, 2003